登山穿破亂云堆,不見高人眼倦開。門掩水聲閑白日,路無車跡長蒼苔。
墻頭五柳空搖曳,池上雙鳧自往來。卻棹扁舟自回去,過江思上子陵臺(tái)。
訪慧山錢道人不遇。宋代。周邠。 登山穿破亂云堆,不見高人眼倦開。門掩水聲閑白日,路無車跡長蒼苔。墻頭五柳空搖曳,池上雙鳧自往來。卻棹扁舟自回去,過江思上子陵臺(tái)。
杭州錢塘人,字開祖。仁宗嘉祐八年進(jìn)士。神宗元豐中為溧水令,官至朝請(qǐng)大夫、輕車都尉。蘇軾多與酬唱。 ...
周邠。 杭州錢塘人,字開祖。仁宗嘉祐八年進(jìn)士。神宗元豐中為溧水令,官至朝請(qǐng)大夫、輕車都尉。蘇軾多與酬唱。
試陳瞻 其二。宋代。李之儀。 疏簾弄影不驚塵,百憶恒沙認(rèn)此身。轉(zhuǎn)盼回頭已陳跡,那知猶作未歸人。
枕上聞風(fēng)。明代。紀(jì)青。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霜風(fēng)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同楊應(yīng)先朱瞻御梁喈林集程散木中秘園亭用瞻御韻。明代。李之世。 冥濛香徑滑,澹雨灑林扃。侵曉方趨省,留賓暫憩亭?;飨烧坡?,草帶鳳池青。勝念堪留記,浮蹤幾聚萍。
綾。唐代。李嶠。 金縷通秦國,為裘指魏君。落花遙寫霧,飛鶴近圖云。馬眼冰凌影,竹根雪霰文。何當(dāng)畫秦女,煙際坐氤氳。
山中寒食。宋代。林逋。 氣象才過一百五,且持春酒養(yǎng)衰年。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櫻發(fā)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