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共慶古今少,五百八旬尤所無。我愛清才初脫穎,人嗟白發(fā)半繁蕪。
詩歌麟趾子孫樂,淚灑羊碑父老吁。死有佳兒應瞑目,雙雙玉樹勝珊瑚。
前韻贈章君孫宜四首 其二。清代。祝廷華。 十人共慶古今少,五百八旬尤所無。我愛清才初脫穎,人嗟白發(fā)半繁蕪。詩歌麟趾子孫樂,淚灑羊碑父老吁。死有佳兒應瞑目,雙雙玉樹勝珊瑚。
字丹卿,號顏丞,出身望族,十九歲中秀才,光緒廿八年中舉,翌年登進士。選為吏部文選主事。目睹清廷腐敗,以祖母病乞歸。任江陰勸學所所長,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實業(yè)事業(yè)。大力發(fā)展城鄉(xiāng)教育。辛亥革命參加同盟會,任分部部長。民國十三年,發(fā)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詩鈔、先哲遺書二十馀種。為傳承與發(fā)展文化作出了貢獻。淪陷時期,日偽威脅利誘,主持維持會,均遭其嚴詞拒絕。民國廿八年卒。 ...
祝廷華。 字丹卿,號顏丞,出身望族,十九歲中秀才,光緒廿八年中舉,翌年登進士。選為吏部文選主事。目睹清廷腐敗,以祖母病乞歸。任江陰勸學所所長,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實業(yè)事業(yè)。大力發(fā)展城鄉(xiāng)教育。辛亥革命參加同盟會,任分部部長。民國十三年,發(fā)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詩鈔、先哲遺書二十馀種。為傳承與發(fā)展文化作出了貢獻。淪陷時期,日偽威脅利誘,主持維持會,均遭其嚴詞拒絕。民國廿八年卒。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
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喜遷鶯 露筋祠。清代。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香街。飄水佩。聞道花時,開遍祠門外。舊內鉤斜,南朝脂井,應笑此湖清太。紅顏盡成廟食,命薄生前何害。柳絲待,待系船重到,綠云如海。
從駕觀講武詩。南北朝。庾信。 校戰(zhàn)出長楊。兵欄入鬬場。置陣橫云起。開營鴈翼張。門嫌磁石礙。馬畏鐵菱傷。龍淵觸牛斗。繁弱駭天狼。落星奔驥騄。浮云上骕骦。急風吹戰(zhàn)鼓。高塵擁貝裝。駭猿時落木。驚鴻屢斷行。樹寒條更直。山枯菊轉芳。豹略推全勝。龍圖揖所長。小臣欣寓目。還知奉會昌。
以金沙酴醾送公壽。宋代。黃庭堅。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綿揉色染金沙。憑君著意樽前看,便與春工立等差。
送陳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