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皇天之不余祐兮,禍先集于吾考。道清明而靡揚兮,德純靜而弗保。
謂仁者其克壽兮,曾奉訓于尼宣。何今昔之刺謬兮,余曷已其涕漣。
余幼奉吾考以周旋兮,歷艱難而靡倦。遽奪考以往兮,使我呼天而浩怨。
天乎何不恤兮,何辜乎考之人。考而可殞兮,殃愿代于余身。
余德涼而靡數(shù)兮,遠不躡考之什一。徒孤生以煢煢兮,靦吾顏而食是索。
民生有子以待老兮,余負之于末年。沒余齒而猶悼兮,罪何解于皇天。
余聞杞人之煩憂兮,嘗竊以為過計。仰余觀而靡覆兮,怪天運之倏替。
萍飄飄而罔定兮,傷哉無父之子。人有身以待用兮,余今而可以死。
難而弗殉兮,病而弗扶。子兮如此兮,胡取乎藐爾之孤。
數(shù)往愆以自尤兮,非一言之可既。雖軀殼之倖存兮,魂已蕩其如棄。
石可銷泉可竭兮,終難泯乎斯志。
悲皇天 其一。明代。韓上桂。 悲皇天之不余祐兮,禍先集于吾考。道清明而靡揚兮,德純靜而弗保。謂仁者其克壽兮,曾奉訓于尼宣。何今昔之刺謬兮,余曷已其涕漣。余幼奉吾考以周旋兮,歷艱難而靡倦。遽奪考以往兮,使我呼天而浩怨。天乎何不恤兮,何辜乎考之人??级蓺屬?,殃愿代于余身。余德涼而靡數(shù)兮,遠不躡考之什一。徒孤生以煢煢兮,靦吾顏而食是索。民生有子以待老兮,余負之于末年。沒余齒而猶悼兮,罪何解于皇天。余聞杞人之煩憂兮,嘗竊以為過計。仰余觀而靡覆兮,怪天運之倏替。萍飄飄而罔定兮,傷哉無父之子。人有身以待用兮,余今而可以死。難而弗殉兮,病而弗扶。子兮如此兮,胡取乎藐爾之孤。數(shù)往愆以自尤兮,非一言之可既。雖軀殼之倖存兮,魂已蕩其如棄。石可銷泉可竭兮,終難泯乎斯志。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jiān)丞。轉(zhuǎn)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郁,號月峰。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歷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jiān)丞。轉(zhuǎn)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幽居。宋代。華岳。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不擾自然人事好,有為方信世途難。如今休說當年事,只把心平氣定看。
關(guān)山月。明代。薛蕙。 迢遞關(guān)山道,凄涼霜露時。如何秦地月,亦自到天涯。切切胡笳怨,蕭蕭邊馬悲。高樓有思婦,苦樂詎相知。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zhuǎn)位頌·匣里青蛇吼。宋代。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yù)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東徐僉憲叔明。。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jié)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