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琴向何處,因訪梵王宮。潭影漾秋白,楓林鳴晚紅。
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欲辯來時路,蒼茫翠靄中。
秋日登石壁精舍。明代。林鴻。 攜琴向何處,因訪梵王宮。潭影漾秋白,楓林鳴晚紅。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欲辯來時路,蒼茫翠靄中。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
林鴻。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fā)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
題白龍洞。宋代。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秋興八首 其三。明代。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照f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