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點馀香收不得,倚樓莫怨笛聲吹。此情已在和羹鼎,自與東風暗有期。
題墨梅風煙雪月四首。明代。陶安。 萬點馀香收不得,倚樓莫怨笛聲吹。此情已在和羹鼎,自與東風暗有期。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挽陳提舉 其一。。趙善括。 藺璧雖期復,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題李衛(wèi)公待渡圖。清代。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短衣長劍奇仿佛,妙處胸中如有物。赤云敢擊天子氣,黃金待鑄通侯骨。嗚呼丈夫古來抱奇詭,宛轉(zhuǎn)幾人巖下死!射鉤倘惡晉公子,驊騮又死鹽車底。
游圓超院登挾溪亭次盧公。宋代。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fā)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我來首訪維摩詰,問訊雙溪自何出。發(fā)源應與婺溪同,賦物慚無沈郎筆。憑欄欲洗名利塵,入眼翻驚客恨新。山城重重水如帶,可能挽住思鄉(xiāng)人。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nèi)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清代。龔自珍。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訪顧朗生不遇。明代。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wǎng),未果謝人群。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guān)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勿慮衛(wèi)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