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蒼蒼江涌日,煙蕪一點飛黃出。西來氣與月窟高,欲掩臨湘八千匹。
昂藏甫絡金縵胡,沫赭得非泑澤駒。盤筋當臆走四腕,懸瞳夾鏡寒星珠。
竽梢磊犖騰青渠,猛士執(zhí)靶怒有余。塞門橫空見獵火,斗起嚼齒思先驅(qū)。
待御柔心還自惜,看人錯莫傷精魄。天下驊騮嘶朔風,萬里浮云蔽何益。
拔地回山歌對君,歌聲詄蕩排雙戟。
驃騎行贈王建昌。清代。高心夔。 城南蒼蒼江涌日,煙蕪一點飛黃出。西來氣與月窟高,欲掩臨湘八千匹。昂藏甫絡金縵胡,沫赭得非泑澤駒。盤筋當臆走四腕,懸瞳夾鏡寒星珠。竽梢磊犖騰青渠,猛士執(zhí)靶怒有余。塞門橫空見獵火,斗起嚼齒思先驅(qū)。待御柔心還自惜,看人錯莫傷精魄。天下驊騮嘶朔風,萬里浮云蔽何益。拔地回山歌對君,歌聲詄蕩排雙戟。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夢漢,字伯足,號碧湄,又號陶堂、東蠡,江西湖口縣城山鄉(xiāng)高大屋村人。咸豐九年進士,兩次考試都因在“十三元”一韻上出了差錯,被擯為四等,后官吳縣知縣。工詩文,善書,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錄》。高心夔與王闿運、龍汝霖、李壽蓉和黃錫燾曾為清末宗室貴族肅順的幕府,號稱“肅門五君子”。 ...
高心夔。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夢漢,字伯足,號碧湄,又號陶堂、東蠡,江西湖口縣城山鄉(xiāng)高大屋村人。咸豐九年進士,兩次考試都因在“十三元”一韻上出了差錯,被擯為四等,后官吳縣知縣。工詩文,善書,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錄》。高心夔與王闿運、龍汝霖、李壽蓉和黃錫燾曾為清末宗室貴族肅順的幕府,號稱“肅門五君子”。
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明代。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題喻彌陀接待院。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漫成答遠。。陳振家。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種凌霄竹,居然成散樗。
贈秀卿 其四。清代。孫原湘。 屈指春光到畫闌,玉郎車馬上長安。歸期縱說相逢早,隔歲先愁欲別難。夢雨愿隨行李去,淚珠偷共燭花彈。才人標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