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芳草迷征路。還又是、匆匆春去。烏兔里光陰,鶯燕邊情緒。
云梢霧末,溪橋野渡,盡是春愁落處。把酒勸斜陽,小向花間駐。
海棠春(郊行)。宋代。吳潛。 天涯芳草迷征路。還又是、匆匆春去。烏兔里光陰,鶯燕邊情緒。云梢霧末,溪橋野渡,盡是春愁落處。把酒勸斜陽,小向花間駐。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題劉至誠行樂。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祁^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觸目與神謀,精理擴懷抱。得意已忘言,隔澗聞幽鳥。邃壑古煙深,呼童覓瑤草。
和劉同人燕中即事詩六首 其一 賣衣。明代。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送下洋客。。羅頎。 積木連檣杳,煙濤絕域均。星河插天秤,日月轉波輪。地坼炎洲迥,山橫昧谷鄰。巖雞半夜曉,海樹隔年春。玳瑁沙籠蜃,珊瑚窟聚濱。風帆搖鱟媚,霜杼響鮫人。五色翻鯨浪,三花渡鶴津。鄉(xiāng)心看斗近,旅夢怯潮頻。燈遠明南極,舟移按北辰。刀書藩俗古,行說上皇民。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里庭闈感歲華。
何日鄉(xiāng)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xiāng)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喜亥白兄至都。清代。張問陶。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里庭闈感歲華。何日鄉(xiāng)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xiāng)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唐郎中宅與諸公同飲酒看牡丹。唐代。劉禹錫。 今日花前飲,甘心醉數(shù)杯。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