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霞嚼云香滿髯,魏公之孫顏朱覘。
嵐光染秋迸疏簾,哦詩屢禿霜毫尖。
岷峨清風(fēng)颯帷幨,刮磨幽翳輝銀蟾。
剖析不構(gòu)雁鶩鉗,或馬驟畈迂術(shù)箝。
鹿門煙蘿扃鍒嚴(yán),猿鳥未許逃幽潛。
勁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濤漸。
寄贈張吏日。宋代。汪炎昶。 咀霞嚼云香滿髯,魏公之孫顏朱覘。嵐光染秋迸疏簾,哦詩屢禿霜毫尖。岷峨清風(fēng)颯帷幨,刮磨幽翳輝銀蟾。剖析不構(gòu)雁鶩鉗,或馬驟畈迂術(shù)箝。鹿門煙蘿扃鍒嚴(yán),猿鳥未許逃幽潛。勁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濤漸。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遠(yuǎn),婺源(今屬江西)人。幼勵志力學(xué),受學(xué)于孫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與同里江凱隱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為雪瓷,自號古逸民,學(xué)者稱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見本集附錄《汪古逸民先生行狀》?!?em>汪炎昶詩,以《宛委別藏》本為底本,并新輯集外詩編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遠(yuǎn),婺源(今屬江西)人。幼勵志力學(xué),受學(xué)于孫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與同里江凱隱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為雪瓷,自號古逸民,學(xué)者稱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見本集附錄《汪古逸民先生行狀》?!⊥粞钻圃姡浴锻鹞瘎e藏》本為底本,并新輯集外詩編為一卷。
躡屩擔(dān)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yán)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yīng)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凌云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虞好古挽辭。宋代。史浩。 躡屩擔(dān)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yán)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yīng)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凌云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雙桃寄鞏經(jīng)略三首。宋代。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xué)男兒拜。
御園初夏 其四。。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yuǎn)揚。常在豳風(fēng)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nóng)桑。
錦溪館月夜懷黎惟仁。。歐大任。 夜久眾諠息,幽人月下吟。潮來疑澗響,家遠(yuǎn)似山深。送客煙中屨,期僧石上琴。何由共玄度,于此長禪心。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明代。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大澤龍蛇遠(yuǎn),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