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吾齒右排上,一齒脫而去。
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年龠惜不返,日馭走為蠹。
唇亡得無寒,舌在從何訴。輔車宜長依,發(fā)膚可增懼。
不須考前古,聊且為近喻。有如云中雨,雨散絕回顧。
有如枝上葉,葉脫難再附。白發(fā)非獨(dú)愁,紅顏豈私駐。
何必郁九回,何必牽百慮。開尊復(fù)開懷,引筆作長句。
齒落詞。宋代。王周。 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吾齒右排上,一齒脫而去。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年龠惜不返,日馭走為蠹。唇亡得無寒,舌在從何訴。輔車宜長依,發(fā)膚可增懼。不須考前古,聊且為近喻。有如云中雨,雨散絕回顧。有如枝上葉,葉脫難再附。白發(fā)非獨(dú)愁,紅顏豈私駐。何必郁九回,何必牽百慮。開尊復(fù)開懷,引筆作長句。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jìn)士(《乾道四明圖經(jīng)》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shí)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实v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
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jìn)士(《乾道四明圖經(jīng)》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shí)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依韻和陳秘校見寄。宋代。梅堯臣。 郁郁東堂桂,常期接袂攀。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江水幾經(jīng)歲,監(jiān)中無壯顏。音塵能見問,誰道隔云山。
頌古五十五首。宋代。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zhuǎn)風(fēng)流。
送劉玉田通判歸山。宋代。羅公升。 詩工窮鬼妒,貌古人只譏。達(dá)士何榮辱,閒官更是非。面無三已慍,身帶一癯歸。已度囊中法,春田春正肥。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宋代。釋慧開。 機(jī)輪才轉(zhuǎn),作者猶迷。頂
自題三十八歲小照 其二。清代。鄭孝胥。 吾年垂四十,頗亦厭虛辭。結(jié)習(xí)渾難盡,鳴秋略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