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才人心不羈,腹中三禮猶耽犁。生事常懷汶陽北,夢游未識灞陵西。
青山白野閒來坐,離黍吹花向人墮。瀟灑還同谷口耕,風流也學南陽臥。
誰知宣室聘雄才,不使遺賢滯草萊。使者飛書催上道,郎官立馬送離杯。
幾回待詔金門里,櫪上華驄末由試。甲第歌中少故人,五侯賓從無知己。
以茲翻憶鹿門春,卻向清時便乞身。匹馬行辭白門柳,群公餞出秣陵塵。
故園獨樹閩川道,數(shù)畝山田半秋草。孺子應知食力安,淵明況及歸來早。
入門長嘯復長歌,仍把春衣?lián)Q薜蘿。自言林下耽犁好,不道天朝薦剡多。
耽犁子歌為長樂鄭友眾賦。明代。王恭。 新寧才人心不羈,腹中三禮猶耽犁。生事常懷汶陽北,夢游未識灞陵西。青山白野閒來坐,離黍吹花向人墮。瀟灑還同谷口耕,風流也學南陽臥。誰知宣室聘雄才,不使遺賢滯草萊。使者飛書催上道,郎官立馬送離杯。幾回待詔金門里,櫪上華驄末由試。甲第歌中少故人,五侯賓從無知己。以茲翻憶鹿門春,卻向清時便乞身。匹馬行辭白門柳,群公餞出秣陵塵。故園獨樹閩川道,數(shù)畝山田半秋草。孺子應知食力安,淵明況及歸來早。入門長嘯復長歌,仍把春衣?lián)Q薜蘿。自言林下耽犁好,不道天朝薦剡多。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送沈道立太史奉使肅藩。明代。于慎行。 親函璽綬賜王侯,百二秦關(guān)亦壯游。華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明代。鄭善夫。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舟次清口 其一。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zhuǎn)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勸農(nóng)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陳淳祖。 勸農(nóng)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guān)。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次韻楊廷秀求近詩。宋代。王庭圭。 聞?wù)f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