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浦涼云澹不收,露臺仙掌夜悠悠。玉簫吹斷瑤池月,錯認(rèn)華清水殿秋。
詠白蓮。明代。王恭。 銀浦涼云澹不收,露臺仙掌夜悠悠。玉簫吹斷瑤池月,錯認(rèn)華清水殿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清嘯》等。
苕雪與覺先弟先后寄菊數(shù)十種日涉小園聊復(fù)成詠 其四。。陳曾壽。 亦有高秀姿,亭亭滿月相。得霜乃清嚴(yán),禁雨不悽愴??帐伊藷o悅,得意千載上。龍章雖雋烈,天黥偶遺忘。出為一大事,甘此詩酒放。
移居(二首)。明代。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揮毫隔竹蕭蕭雨,洗墨臨池澹澹煙。熟讀《離騷》還痛飲,頹然猶藉古人眠。
遠(yuǎn)色閣二首。。郭印。 遐觀目力窮,莽蒼云山礙。儻知色非色,坐見六合外。
聞雁。唐代。王質(zhì)。 我性愛風(fēng)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半夜意展轉(zhuǎn),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抱被夜徙榻,空堂秋山連。亦有鷗鷺棲,歷歷鳴更傳。為汝飲一杯,問汝以一言。不居蘆葦中,乃巢蒼翠巔。蕭蕭西風(fēng)多,一等菰蒲寒。遠(yuǎn)來有相伴,汝等豈不賢。不覺點急急,難通意惓惓。振翼忽飛去,江湖水連天。
不作人間第二流。。何永沂。 溪水清清順勢流,敢來借雪數(shù)風(fēng)流?醫(yī)、詩、文卻知吾在,不作人間第二流。
朝謁長陵同宋望之侍御作。。胡直。 長陵丹闕倚蒼蔥,萬柏分行輦路通。山出恒宗來王氣,水連瀛海扈靈宮?,庪A羽衛(wèi)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霧中。卻看群峰如躍馬,還疑萬騎獵秋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