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何奈又移文,投筆雄情誰似君?掉舌尚能高揖客,掀髯誰許薄參軍!
嘗秦白璧歸何處?間楚黃金費幾觔?始信臥龍明出處,草廬先已定三分。
馬爾毓有從軍之嘆,戲成二律詒之 其二。明代。張煌言。 北山何奈又移文,投筆雄情誰似君?掉舌尚能高揖客,掀髯誰許薄參軍!嘗秦白璧歸何處?間楚黃金費幾觔?始信臥龍明出處,草廬先已定三分。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 ...
張煌言。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
攻石內兄枉過,不見殆五年矣,喜贈。近現(xiàn)代。黃福基。 收跡垂五年,東湖曾未窺。湖光記寤寐,念君亦如斯。得意有此會,空山跫履綦。待雨洗秋暑,君來雨即隨。喜雨固我癖,喜君忘輖饑。齏鹽疏我鬢,江海長君髭。寒暄未什一,說詩先解頤。脫口半新舊,一一供敲推。湖蓮久未餐,餐之以君詩。湖柳不可寫,寫之以君眉。愿君湔湖淥,更湔我肝脾。愿君鑒湖月,兼鑒我妍媸。君來固應喜,喜極翻見疑。君去亦莫悲,緘句頻商之。詩成裁兩筒,阿弟同分持。
江湖。宋代。陳必復。 江湖路遠總風波,欲各山中制芰荷。黃葉落來秋色晚,亂鴉歸處夕陽多。慣經世態(tài)知時異,拙為身謀惜歲過。有屋一區(qū)田二頃,分無清夢到鳴珂。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驂鳳?;谌缭S、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云羨爾對江居。
身名莫笑中條叟,鄉(xiāng)里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shù)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送繆公子公儼之江浦兼簡孫大淵如三首 其三。清代。洪亮吉。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云羨爾對江居。身名莫笑中條叟,鄉(xiāng)里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shù)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出資陽赴武岡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尹臺。 屢回山谷阻,時復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