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三島憶登攀,煙火仙源半阓阛。豈意晉陽仍禍水,枉傳越國有神山。
荒城睥睨眠還立,虛殿罘罳廢莫關(guān)。誰與海翁爭地主,到來卻讓白鷗閒!
舟山感舊四首 其二。明代。張煌言。 十洲三島憶登攀,煙火仙源半阓阛。豈意晉陽仍禍水,枉傳越國有神山。荒城睥睨眠還立,虛殿罘罳廢莫關(guān)。誰與海翁爭地主,到來卻讓白鷗閒!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zhì)樸悲壯,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 ...
張煌言。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zhì)樸悲壯,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
澤居。宋代。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此際自應(yīng)還往絕,本無心與俗人疏。
滿江紅。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故人意,休辜負。鄉(xiāng)間味,甘消受。費松柴一灶,余糧半斗。好客豈拘貧與富,充饑莫論精和陋。飯王孫、粗糲菜根香,逢漂母。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狄梁公祠次匏庵韻。明代。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六七月之交山中涼甚。宋代。陸游。 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獨鶴警秋露,雙螢明屋梁。臥聞機婦織,感嘆夜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