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搖落兮,驚素秋。簫鼓殷殷兮,泛中流。瞻彼滄洲兮,狎白鷗。
美人不見兮,仗我愁。安得與美人相逢兮,采萱草以忘憂。
池上歌二首寄諸子 其一。明代。宗臣。 芙蓉搖落兮,驚素秋。簫鼓殷殷兮,泛中流。瞻彼滄洲兮,狎白鷗。美人不見兮,仗我愁。安得與美人相逢兮,采萱草以忘憂。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學家。字子相,號方城山人。興化(今屬江蘇興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將宗澤后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筑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后歷吏部稽勛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為嚴嵩所惡,出為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齊名,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報劉一丈書》,對當時官場丑態(tài)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學家。字子相,號方城山人。興化(今屬江蘇興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將宗澤后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筑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后歷吏部稽勛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為嚴嵩所惡,出為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齊名,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報劉一丈書》,對當時官場丑態(tài)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四。宋代。張耒。 小兒喜學書,滿紙如涂鴉。老婦寒不績,當戶理琵琶。樽中有神物,快瀉如流霞。三杯任兀兀,凍臉生春華。
送河內(nèi)令孫偕兼懷太守晁子長。宋代。梅堯臣。 去年同渡江,江上風雷惡。與君相後先,夜向蘆洲泊。君今作邑太行陽,八月黃河雁初落。漢家借寇吏正閑,到喜秋城罷嚴柝。
從軍行。。明馀慶。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題可山梅花巖。宋代。張煒。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yǎng)鶴圖。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羲之坦腹應相愛,和靖掀髯足自娛。旦夕杖藜須踐約,錦囊先束付奚奴。
答客說。唐代。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