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托鄰并,相好逾百年。老少雖消息,林廬無改遷。
辛亥壬子歲,潢潦割相連。滔滔槩吳會,墊彼公私田。
田中不生谷,辟術無所傳。嚼草草亦盡,仰面呼高天。
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蟬。渾舍相抱哭,淚行間饑涎。
日夜立水中,濁浪排胸肩。大兒換斗粟,女小不論錢。
驅妻亦從人,減口日茍延。風雨尋塌屋,各各易為船。
憂厄久不解,豈免疾疫纏。死者隨河流,沈骨魚龍淵。
生者乞四方,所飽何處邊。兩年非一日,幾日艱一饘。
逐逐更逐逐,去如飄葉然。飄葉或回風,故處還周旋。
一去叵測歸,歸亦何為廛。鄉(xiāng)土及骨肉,豈絕情愛牽。
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憐。四郊類兵變,蒼莽空人煙。
盜賊國有討,此禍力難援。州司曠恤典,勢分與民縣。
告訴走無門,何況病莫前。老夫廩無米,亦無廣廈千。
對眼不忍見,衷腸惟火然。便欲吐我哺,納彼止一咽。
眾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故好成乖隔,載聚何因緣。
十八鄰。明代。沈周。 比比托鄰并,相好逾百年。老少雖消息,林廬無改遷。辛亥壬子歲,潢潦割相連。滔滔槩吳會,墊彼公私田。田中不生谷,辟術無所傳。嚼草草亦盡,仰面呼高天。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蟬。渾舍相抱哭,淚行間饑涎。日夜立水中,濁浪排胸肩。大兒換斗粟,女小不論錢。驅妻亦從人,減口日茍延。風雨尋塌屋,各各易為船。憂厄久不解,豈免疾疫纏。死者隨河流,沈骨魚龍淵。生者乞四方,所飽何處邊。兩年非一日,幾日艱一饘。逐逐更逐逐,去如飄葉然。飄葉或回風,故處還周旋。一去叵測歸,歸亦何為廛。鄉(xiāng)土及骨肉,豈絕情愛牽。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憐。四郊類兵變,蒼莽空人煙。盜賊國有討,此禍力難援。州司曠恤典,勢分與民縣。告訴走無門,何況病莫前。老夫廩無米,亦無廣廈千。對眼不忍見,衷腸惟火然。便欲吐我哺,納彼止一咽。眾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故好成乖隔,載聚何因緣。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chuàng)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chuàng)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挽吏部鄭侍郎。明代。陳璉。 職亞天官譽四馳,一朝捐館實堪悲。銓衡任重持公論,經濟才高受主知。玉瘞青山仙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平生功業(yè)誰能紀,墓石新刊太史辭。
補史十忠詩 其三 丞相都督信國公文公。宋代。劉塤。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移檄倡諸鎮(zhèn),奮袂躬援枹。川決莫我回,萬險棲海隅。天乎復不濟,道窮竟成俘。一死事乃了,吾頭任模糊。悠悠譏好名,責人無已夫。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書。
登用法西郭別城友。宋代。劉黻。 久靜還思動,離觴江上斟。文章關世道,科目壞人心。門掩溪云早,舟橫野水深。清猿水解事,應向故山尋。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六。宋代。釋祖欽。 禪,樹止叫喧喧。道,門前風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笑什么,等閑拾得一顆蘇州梨,看來卻是青州棗。
次吳白樓卷中韻。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