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磴度夷軌,攢峰森戟列。恍惚入芙蓉,疊蕊環(huán)可擷。
北澗疑日夕,東崖謂明發(fā)。弱葛壁間援,石瀨雪邊越。
泉源曳如帶,承溜循若玦。臺高屹莫擎,基坦昭林翳。
璿題肅梵宮,鯨鐘答閎闃。淩陽澹晴靄,傾陰貯夏雪。
蒼莽郁千眠,于喁颯號厲。蟲涎篆竹符,石髓滋蒲節(jié)。
丈室逗層崟,欹枕棲靈窟。霧綵散馀曦,芝光燭夜月。
習慮茲焉失,靜境生怡悅。千里糧應聚,神州屣堪脫。
漸傷年序頹,況乃天地閉。高蹤倘可尋,永與塵世訣。
黃龍洞至華首臺。明代。薛始亨。 盤磴度夷軌,攢峰森戟列?;秀比胲饺兀B蕊環(huán)可擷。北澗疑日夕,東崖謂明發(fā)。弱葛壁間援,石瀨雪邊越。泉源曳如帶,承溜循若玦。臺高屹莫擎,基坦昭林翳。璿題肅梵宮,鯨鐘答閎闃。淩陽澹晴靄,傾陰貯夏雪。蒼莽郁千眠,于喁颯號厲。蟲涎篆竹符,石髓滋蒲節(jié)。丈室逗層崟,欹枕棲靈窟。霧綵散馀曦,芝光燭夜月。習慮茲焉失,靜境生怡悅。千里糧應聚,神州屣堪脫。漸傷年序頹,況乃天地閉。高蹤倘可尋,永與塵世訣。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于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后,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于草莽。國亂,寓于羊城,后返龍江。年五十出游于羅浮、西樵間。后入羅浮山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為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于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后,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于草莽。國亂,寓于羊城,后返龍江。年五十出游于羅浮、西樵間。后入羅浮山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為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偈四首 其四。宋代。釋曇賁。 濃將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shù)聲煙靄中。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宋代。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頌古十首。宋代。釋普巖。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xiāng)遂焚至昌化。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