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方來瞬息中,浮生大半擲虛空。每憐墻壁孤燈伴,肯信庚申上帝通。
根器不分禪俗侶,盤餐常夾筍蔬供。來朝再整俳場套,只恐優(yōu)旃伎倆窮。
除夕有感。明代。李全昌。 過去方來瞬息中,浮生大半擲虛空。每憐墻壁孤燈伴,肯信庚申上帝通。根器不分禪俗侶,盤餐常夾筍蔬供。來朝再整俳場套,只恐優(yōu)旃伎倆窮。
字昌仲,號振涵,禎之三子,赤岸人。卒于明崇禎庚辰。 ...
李全昌。 字昌仲,號振涵,禎之三子,赤岸人。卒于明崇禎庚辰。
登樂陵臺倚梧桐望月有懷南臺李御史藝,七夕。元代。薩都剌。 涼風(fēng)吹墮梧桐月,瀉水泠泠露華白。樂陵臺上悄無人,獨倚梧桐看明月。月高當(dāng)午桐陰直,不覺衣沾露華濕。此時卻憶在金陵,酒醒江樓聽吹笛。
滿江紅。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yuǎn)山冠玉,六花飛湊。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薮扔H、血淚染麻衣,斑斑透。故人意,休辜負(fù)。鄉(xiāng)間味,甘消受。費(fèi)松柴一灶,余糧半斗。好客豈拘貧與富,充饑莫論精和陋。飯王孫、粗糲菜根香,逢漂母。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宋代。蘇軾。 江上東風(fēng)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dāng)年。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zhàn)場。颯颯悲風(fēng)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