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心跡已雙清,驟見清溪眼為明。
鬼谷洞前符竹在,觀音巖下魶魚行。
宗師宴坐空余石,龍女分流不作聲。
人影交橫到林薄,綠煙深處一猿驚。
山行。宋代。鄭清之。 山行心跡已雙清,驟見清溪眼為明。鬼谷洞前符竹在,觀音巖下魶魚行。宗師宴坐空余石,龍女分流不作聲。人影交橫到林薄,綠煙深處一猿驚。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wèi)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鄭清之。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wèi)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子陵祠下再賦一首。明代。區(qū)大相。 吾觀嚴子陵,豈缺經(jīng)世務(wù)。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耕釣還越山,永絕弋人慕??托枪⑶?,釣臺出煙霧。溪碧澄人心,磴險難予步。觸物賞既多,懷人情亦屢。寄言臺下客,此非問津渡。
題明倫堂。宋代。劉宰。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風(fēng)云有幸逢千載,里社應(yīng)先庛萬間。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
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dāng)自責(zé),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甲戌民風(fēng)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dāng)自責(zé),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三三三。近現(xiàn)代。伯昏子。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涂。窮途當(dāng)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
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xué),齡登九老圖。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