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然榱桷傍云煙,榜揭堂名以二賢。翰苑鉅公存往躅,集仙膚使出新篇。
寒光共杳山椒月,幽韻相投隴下泉。一等聲輝驚海內(nèi),后先蹤跡似忘年。
和范子功學(xué)士留題二。宋代。韋驤。 屹然榱桷傍云煙,榜揭堂名以二賢。翰苑鉅公存往躅,集仙膚使出新篇。寒光共杳山椒月,幽韻相投隴下泉。一等聲輝驚海內(nèi),后先蹤跡似忘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駿,錢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寧四年,年七十三歲。工詩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進(jìn)士,除知袁州萍鄉(xiāng)系。歷福建轉(zhuǎn)連判官,主客郎中。出為變路提刑。建中靖國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宮祠,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洞霄宮,卒。驤著有文集十八卷,賦二十卷,均《宋史藝文志》并傳于世。 ...
韋驤。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駿,錢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寧四年,年七十三歲。工詩文?;实v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進(jìn)士,除知袁州萍鄉(xiāng)系。歷福建轉(zhuǎn)連判官,主客郎中。出為變路提刑。建中靖國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宮祠,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洞霄宮,卒。驤著有文集十八卷,賦二十卷,均《宋史藝文志》并傳于世。
曉登定軍山。。吳德功。 曉起登山隴,優(yōu)游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fēng)自澗中生。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v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
晚飯?zhí)翈X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xiàn)奧香茶。
過東華寺故址。明代。李之世。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溪邊網(wǎng)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jīng)游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
老叟奉和枝孫促潛佳作。宋代。劉衍。 重興古廟一新成,推福昭然□□誠。和氣繕調(diào)□歲稔,嘉祥通化國風(fēng)清。共夸□□明時盛,未算堯蓂按月榮。不獨詩人贊功德,奏□朝治賀升平。
立秋前三日繇樂民之高涼。明代。郭之奇。 出門投袂更何之,后樂先憂此一時。天涯頻歲驚心骨,海角三秋接夢思。西風(fēng)昨夜掃胡穴,萬里秋光凈水湄。捷書夜報同清晝,滿目高雷出漢旗。聞雞擊楫當(dāng)年子,祖鞭無數(shù)并驅(qū)馳。彈冠結(jié)綬何累若,嶺外孤臣嘿嘆咨。沾巾嗚咽翻倒極,憂喜同心日共持。朝辭云木環(huán)千徑,暮倚涼煙抱一枝。蘭皋有意浮幽壑,草色無端動野吹。吾令羲和時弭節(jié),上求下索敢云疲。榛苓杳靄知何處,伊人宛在微堪覷。豈俟葭蒼問一方,始從露白淘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