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泛歸艇,逍遙下湘川。愿言覿開士,為我斷攀緣。
不識達摩老,誰將言句傳。幽林得邂逅,故步空囂然。
邇來齊山下,乃在青溪邊。一徑雖甚微,松竹上參天。
白云本無跡,作巢類烏鳶。上下絕人籟,由來在山顛。
朝炊一盂飯,夕寄一榻眠。委羸豈無事,亦爇爐中煙。
久已凈諸業(yè),自然忘蓋纏。此身與此世,影響寄馀年。
時有佳客至,相與傲林泉??腿ズ蠊伦[隱風中弦。
居云巢。宋代。沈遼。 我昔泛歸艇,逍遙下湘川。愿言覿開士,為我斷攀緣。不識達摩老,誰將言句傳。幽林得邂逅,故步空囂然。邇來齊山下,乃在青溪邊。一徑雖甚微,松竹上參天。白云本無跡,作巢類烏鳶。上下絕人籟,由來在山顛。朝炊一盂飯,夕寄一榻眠。委羸豈無事,亦爇爐中煙。久已凈諸業(yè),自然忘蓋纏。此身與此世,影響寄馀年。時有佳客至,相與傲林泉??腿ズ蠊伦?,隱隱風中弦。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jiān)內(nèi)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jiān)內(nèi)藏庫。
怪石歌。。陸初望。 鄱陽湖邊停短橈,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畫難為描。饑鷹側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窺云坳。立者如鶴伏者猱,澗邊臥者如潛蛟。忽如達摩航海濤,忽如老父谷城遭。手擎一卷疑兵韜,又似鐘馗披錦袍,奇丑不畏旁觀嘲。就中獨具天仙標,翩然鬟髻誰刻雕。得無思婦魂未銷,望夫佇立豐姿嬌。我聞古人聯(lián)石交,皺瘦漏秀聲價高。似此怪狀羅煙霄,古人相石徒皮毛。
次韻試可同游法王岳寺。宋代。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斩缅肺牟貙殬?,不逢衲子話真如。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xiāng)。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晚飯?zhí)翈X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宋代。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