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太守翟義公,欲噓炎燼為長虹。皇天未啟赤符子,一寸血作千家紅。
汝南殃及枯骨冢,濮陽改筑鯨鯢宮。中原掩耳宣大誥,偷淚自詠平陵東。
侯王吏民四十萬,何面死謁隆準(zhǔn)翁。昆陽雷動虎蹤滅,太液波沸蛙聲窮。
高廟不請政君罪,云臺但書列宿功。秪今魏守祀名績,俎豆不載何其蒙。
爾曹只知狄司空,近聞依稀田侍中。世間萬事在反掌,成敗那得論英雄。
椒漿一灑千古淚,靈旗忽若搖空濛。憶昨彭城過廉里,里中老人誇大龔。
漢家九鼎二子在,嗚呼豈系桐江風(fēng)。
故東郡太守翟義為漢誅莽不勝而死其事甚偉而郡人不知祀之余始請祀于名宦祠為作翟義公歌。明代。王世貞。 東郡太守翟義公,欲噓炎燼為長虹。皇天未啟赤符子,一寸血作千家紅。汝南殃及枯骨冢,濮陽改筑鯨鯢宮。中原掩耳宣大誥,偷淚自詠平陵東。侯王吏民四十萬,何面死謁隆準(zhǔn)翁。昆陽雷動虎蹤滅,太液波沸蛙聲窮。高廟不請政君罪,云臺但書列宿功。秪今魏守祀名績,俎豆不載何其蒙。爾曹只知狄司空,近聞依稀田侍中。世間萬事在反掌,成敗那得論英雄。椒漿一灑千古淚,靈旗忽若搖空濛。憶昨彭城過廉里,里中老人誇大龔。漢家九鼎二子在,嗚呼豈系桐江風(fēng)。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后七子”領(lǐng)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dú)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王世貞。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后七子”領(lǐng)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dú)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寄費(fèi)舜臣印月潭三首 其一。明代。袁華。 戶有讀書聲,門多車轍跡。丈夫豈長貧,一椽聊止息。草深蛙鳴池,苔滋蝸?zhàn)?。俯憐東逝波,仰羨南飛翼。會心不在遠(yuǎn),佳處輒終日。玉子落文枰,錦囊出緗帙。相過南山僧,戒律謹(jǐn)三尺。何如尉遲子,酒肉破孤寂。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
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xì)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
泛清波摘遍 詠沼內(nèi)紅魚。清代。陳維崧。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xì)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朝霞漾。寄到啼椷染血,帶得落花鋪絳。愛爾絕代紅妝,水云高曠。渾無恙。嬌鳥籠底去來,美人影中生長。莫管畫溪笠澤,黏天風(fēng)浪。
移居(二首)。明代。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揮毫隔竹蕭蕭雨,洗墨臨池澹澹煙。熟讀《離騷》還痛飲,頹然猶藉古人眠。
謫居。宋代。王禹偁。 親老復(fù)嬰孩,吾生自可哀。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直道雖已矣,壯心猶在哉。端居寡儔侶,懷抱向誰開。
寫懷。明代。張羽。 心上無俗事,禪余只好吟。命窮甘白屋,身健直黃金。世路劍關(guān)險,侯門滄海深。虛名何必尚,吾志在山林。
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為韻 其五。宋代。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變態(tài)。隨世良獨(dú)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