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八月秋秫黃,□肩滿檐金穰穰。西成萬室喜登場,斗酒勞慶年豐祥。
天臺山人傳秘方,釀成九醞丹霞漿。紫檀槽頭秋點長,絳囊榨壓甘露涼。
猩紅顆滴真珠光,蓼花色比桃花強(qiáng)。薦新設(shè)席請客嘗,風(fēng)吹桂花滿屋香。
饌出肥雞一箸肪,橙?蟹鲙雙螯霜。不須琥珀琉璃觥,不須太白力士鐺。
我愛真率田家郎,磁甌瓦盆罌木觴。爛熳為我澆吟腸,新詩吐出云錦章。
醉來興發(fā)恣豪狂,高歌起舞當(dāng)斜陽。出門一笑爾汝忘,大江東去煙茫茫。
紅酒歌。明代。方孝孺。 田家八月秋秫黃,□肩滿檐金穰穰。西成萬室喜登場,斗酒勞慶年豐祥。天臺山人傳秘方,釀成九醞丹霞漿。紫檀槽頭秋點長,絳囊榨壓甘露涼。猩紅顆滴真珠光,蓼花色比桃花強(qiáng)。薦新設(shè)席請客嘗,風(fēng)吹桂花滿屋香。饌出肥雞一箸肪,橙?蟹鲙雙螯霜。不須琥珀琉璃觥,不須太白力士鐺。我愛真率田家郎,磁甌瓦盆罌木觴。爛熳為我澆吟腸,新詩吐出云錦章。醉來興發(fā)恣豪狂,高歌起舞當(dāng)斜陽。出門一笑爾汝忘,大江東去煙茫茫。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明朝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fā)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明朝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fā)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采桑。唐代。王建。 鳥鳴桑葉間,綠條復(fù)柔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長長鉤。黃花蓋野田,白馬少年游。所念豈回顧,良人在高樓。
寄檢法奉議。宋代。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xì)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戊子九日。明代。釋函是。 去年此日亂離中,霜葉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窮漠北,戍歌猶是大江東。煙銷衰草橫塘靜,日照疏林秋浦紅。潦倒莫辭朝落帽,夜猿聲急白蘋風(fēng)。
感懷冬夜。明代。趙迪。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guān)。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顏。遙夜心千里,蕭蕭兩鬢斑。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guān)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fēng)信緊,還欹茸帽。
惜秋華·庚子秋攜家避地廣平,重九日出郭游蓮?fù)?。十八年重到,堤柳蕭瑟,大有江潭之感。用夢窗重九韻。清代。夏孫桐。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目中剩影關(guān)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fēng)信緊,還欹茸帽。城畔翠楊老。盡霜乾曠野,秋光偏好。念倦旅,華發(fā)變,漢南重到。無邊墜葉聲凄,甚處吟、庾郎園小。遲了。陣云寒、雁群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