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有名士,美盛元無前。手抉云漢華,身交文錦妍。
目爛明月珠,口涌懸河泉。幽思入玄默,清臭紛蘭荃。
初辭鹿鳴宴,再坐瓊林筵。朝主地官事,暮副郎中權。
騏驥志萬里,鴻鵠懷高騫。良金與美玉,適用無停延。
遙遙吳越鄉(xiāng),雨澇如堯年。雍雍少司徒,王命來旬宣。
行哉自求輔,得此堂中賢。六屬倡九牧,一士當三千。
蒙沖籍篙楫,禆曲嚴中堅。激揚水趨壑,鼓振雷行天。
鈞衡賴持舉,皇度資純?nèi)?。遂令泥滓民,復業(yè)膏腴田。
一朝十二解,芒銳猶森然。裴向多諫議,之問馀詩篇。
時登兩峰月,暫汲西湖煙。雙旌即歸路,一束攜行編。
加餐赤日飯,穩(wěn)著青云鞭。行舟如有問,干事江南旋。
送歐員外。明代。張寧。 薊城有名士,美盛元無前。手抉云漢華,身交文錦妍。目爛明月珠,口涌懸河泉。幽思入玄默,清臭紛蘭荃。初辭鹿鳴宴,再坐瓊林筵。朝主地官事,暮副郎中權。騏驥志萬里,鴻鵠懷高騫。良金與美玉,適用無停延。遙遙吳越鄉(xiāng),雨澇如堯年。雍雍少司徒,王命來旬宣。行哉自求輔,得此堂中賢。六屬倡九牧,一士當三千。蒙沖籍篙楫,禆曲嚴中堅。激揚水趨壑,鼓振雷行天。鈞衡賴持舉,皇度資純?nèi)?。遂令泥滓民,復業(yè)膏腴田。一朝十二解,芒銳猶森然。裴向多諫議,之問馀詩篇。時登兩峰月,暫汲西湖煙。雙旌即歸路,一束攜行編。加餐赤日飯,穩(wěn)著青云鞭。行舟如有問,干事江南旋。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nèi)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nèi)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雨後散步後園。宋代。陸游。 澤國霜遲木未疏,秋來更覺愛吾廬。芭蕉綠潤偏宜墨,戲就明窗學草書。
月下笛。近現(xiàn)代。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看花長記經(jīng)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沙路??昭觼?。甚落盡江楓,便成羈旅。殘春社燕,為誰花底來去。砧聲一夕催離別,奈憑到、危闌最苦。酒醒后,又亂山,遮斷不見愁處。
熱河三十六景詩 其二十一 青楓綠嶼。。玄燁。 石磴高盤處,青楓引物華。聞聲知樹密,見景絕紛嘩。綠嶼臨窗牖,晴云趁綺霞。忘言清靜意,頻望群生嘉。
偈頌十一首。宋代。釋了演。 時當亞歲,節(jié)屆書云。不萌枝上喚春歸,無影樹頭增秀色。
暨陽懷古二十三首 其五 道成墩。清代。繆徵甲。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后之繼者難為賢。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y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張魯世傳斗米術,驅(qū)疫乃以符水專。公能納民躋壽寓,豈藉符水為和扁。禹役庚辰益掌火,為民除害神圣傳。斬蛇赤帝行大澤,搏蛟孝侯入深淵。事本尋常不足怪,要皆一念為民堅。后堂拜母重母孝,大孝必得壽百年。先生應笑欒大輩,妄希白日能升天。世儒自是眼孔小,故神其說何責焉。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
謁仇山村墓迢和張仲舉詩韻。元代。凌云翰。 敬吊先生落照中,紙煙銷盡酒樽空。牛羊上壟無人管,豈為當時面發(f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