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郢中地,孟冬風凄凄。不聞白雪曲,徒見白雪飛。
羈旅節(jié)忽改,自顧寒無衣。四境遭水潦,黔首況啼饑。
帑廩率空匱,漂蕩靡托棲。政理屬舒卷,咎責果安歸。
將反牛羊牧,俛焉歌式微。
郢中對雪十月二十二日。明代。顧璘。 我游郢中地,孟冬風凄凄。不聞白雪曲,徒見白雪飛。羈旅節(jié)忽改,自顧寒無衣。四境遭水潦,黔首況啼饑。帑廩率空匱,漂蕩靡托棲。政理屬舒卷,咎責果安歸。將反牛羊牧,俛焉歌式微。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
顧璘。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里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后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李成寒林圖。元代。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答客說。唐代。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別詩三首(2)。兩漢。佚名。 其一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朝發(fā)天北隅,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其二晨風鳴北林,熠耀東南飛。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玄鳥夜過庭,仿佛能復飛。褰裳路踟躕,彷徨不能歸。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思得瓊樹枝,以解長渴饑。其三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連翩游客子,于冬服涼衣。去家千余里,一身??署嚒:沽⑶逋?,仰瞻天漢湄。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憂心常慘戚,晨風為我悲?,幑庥魏嗡?,行愿去何遲。仰視云間星,忽若割長帷。低頭還自憐,盛年行已衰。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贈俞隱居。明代。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jié),百篇華賦馬相如。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