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動搖,塔鈴語不休。
賄師一十萬,虎嘯臨皇州。巨艦作大營,飛櫓為前茅。
黃旗亙長江,戰(zhàn)鼓出中洲。舉火蒜山旁,鳴角東龍湫。
故侯張子房,手運丈八矛。登高矚山陵,賦詩令人愁。
沈吟十年馀,不見旌旆浮。忽聞王旅來,先聲動燕幽。
闔廬用子胥,鄢郢不足收。況茲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時莫淹留。
金山。清代。顧炎武。 東風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動搖,塔鈴語不休。賄師一十萬,虎嘯臨皇州。巨艦作大營,飛櫓為前茅。黃旗亙長江,戰(zhàn)鼓出中洲。舉火蒜山旁,鳴角東龍湫。故侯張子房,手運丈八矛。登高矚山陵,賦詩令人愁。沈吟十年馀,不見旌旆浮。忽聞王旅來,先聲動燕幽。闔廬用子胥,鄢郢不足收。況茲蠢逆虞,已是天亡秋。愿言告同袍,乘時莫淹留。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虞美人 其三。宋代。張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厥资昵锼肌⒋蹬_東。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唐代。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guān)如有意,愁絕若懷人。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yīng)落淚,況憶故園春。
病中驚雨起作二首 其二。。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fù)千方。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
目病初愈示敬亭貽謀。清代。敦敏。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訴衷情·茫茫云海浩無邊。宋代。趙師俠。 茫茫云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里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quán)。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fù)晴,昏煙淡將夕。天末懷夫君,相思千里隔。秋雁啼涼風,凄凄葦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