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邊楊柳柳邊樓,六角華燈夜未收。十里荷花夢湖舫,二分明月憶揚(yáng)州。
瑤天扇掩坤靈使,銀漢槎回博望侯。今日天涯芳草路,玉珰緘札寫春愁。
二十一疊韻,有憶。清代。丘逢甲。 堤邊楊柳柳邊樓,六角華燈夜未收。十里荷花夢湖舫,二分明月憶揚(yáng)州?,幪焐妊诶れ`使,銀漢槎回博望侯。今日天涯芳草路,玉珰緘札寫春愁。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yán)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yīng)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jìn)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dān)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xué)。 ...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yán)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yīng)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jìn)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dān)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xué)。
寄檢法奉議。宋代。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xì)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樂樓。宋代。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安心已得安身法,樂土偏令樂事多。千里筠陽猶靜治,還家一笑定無他。
驀山溪。元代。譚處端。 廛中碌碌,虛幻名和利。休恁苦勞心,鎮(zhèn)區(qū)區(qū)、傷神損氣?;仡^是老,悟即便抽身,拚榮華,絕財(cái)色,樂道超浮世。恩情愛戀,鼎內(nèi)如魚戲。休論早修持,甚一日、推他一日。風(fēng)人低勸,微語破迷癡。早下手,速為之,做個前程計(jì)。
鞠歌行。。弘歷。 含章靈芝相連延,檀為鞠室錦布筵。金釭落帶夜繼日,美人擊鞠乎其間。鵝笙象板法曲度,漢皇輦過或不顧。夜深散去螢為燈,響屧莎街濕秋露。
送兗州崔大夫駙馬赴鎮(zhèn)(唐人絕句作送崔駙馬赴袞州)。唐代。白居易。 戚里夸為賢駙馬,儒家認(rèn)作好詩人。魯侯不得辜風(fēng)景,沂水年年有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