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聞至德還其朔,緣飾雕幾皆鏟斲。忘情世患了不驚,絕勝爰居避災颮。
先生?有超世量,刮摩無功完太璞。出受使命寧熱內,善誘諸生忘苦卓。
先幾獨奏啟鴻文,后學多聞承鷇啄。世人那悟鴛雛德,纖兒枉作蚊?撲。
卻思此地群冠蓋,昨歲春風送重較。仆時貢院從有司,不見乘軺節(jié)在握。
默懷鄉(xiāng)郡江淮上,道樹未嘗忘六駮。懸知按部方千里,曲若回文周四角。
傳聞山水頗流連,復有篇章發(fā)幽邈。歸挍中文亦復佳,人道左遷原不覺。
最欣朋好復尊前,風月不須勞捕捉。子長好奇馀一病,枝葉曷芟歸本學。
與君差近古人交,苦語未嫌朋友數(shù)。
用前韻贈朱竹君學士。清代。姚鼐。 嘗聞至德還其朔,緣飾雕幾皆鏟斲。忘情世患了不驚,絕勝爰居避災颮。先生?有超世量,刮摩無功完太璞。出受使命寧熱內,善誘諸生忘苦卓。先幾獨奏啟鴻文,后學多聞承鷇啄。世人那悟鴛雛德,纖兒枉作蚊?撲。卻思此地群冠蓋,昨歲春風送重較。仆時貢院從有司,不見乘軺節(jié)在握。默懷鄉(xiāng)郡江淮上,道樹未嘗忘六駮。懸知按部方千里,曲若回文周四角。傳聞山水頗流連,復有篇章發(fā)幽邈。歸挍中文亦復佳,人道左遷原不覺。最欣朋好復尊前,風月不須勞捕捉。子長好奇馀一病,枝葉曷芟歸本學。與君差近古人交,苦語未嫌朋友數(shù)。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游東林用韻二首 其二。明代。黃廷用。 病馀還覺冶游勞,風景悠然思轉豪。水繞林深山日隱,洞開云凈海天遙。浮生枉試腹中劍,塵世空藏笑里刀。我愿晚陰分石榻,英雄誰復說孫曹。
已亥雜詩 11。清代。龔自珍。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送呂晦叔赴河陽。宋代。程顥。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詠史五首其四·商人。宋代。范仲淹。 履癸昆吾禍莫移,應天重造帝王基。子孫何事為炮烙,不念嘻吁祝網(wǎng)時。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真宗。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既奉既將,亦奠在位。有永群后,實相祀事。何以臨下,心意不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