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瀟湘來,苦憶瀟湘水。不見瀟湘見明月,月下關山幾千里。
去年秋氣入悲歌,今年秋來情更多。張翰莼鱸等閑事,扁舟不決當如何,香王老人發(fā)奇想,宦海蒼茫支奇舫。
破浪時無宗愨風,蓬萊路阻行安往。眼底滔滔不可云,荒荒溟渤一迷津。
狂瀾勢倒誰能挽,愁絕中流擊楫人。
題瀟湘寄舫。清代。張百熙。 我從瀟湘來,苦憶瀟湘水。不見瀟湘見明月,月下關山幾千里。去年秋氣入悲歌,今年秋來情更多。張翰莼鱸等閑事,扁舟不決當如何,香王老人發(fā)奇想,宦海蒼茫支奇舫。破浪時無宗愨風,蓬萊路阻行安往。眼底滔滔不可云,荒荒溟渤一迷津??駷憚莸拐l能挽,愁絕中流擊楫人。
(1847—1907)湖南長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進士。中日戰(zhàn)時曾疏劾李鴻章陽戰(zhàn)陰和。戊戌政變時坐薦康有為革職。《辛丑條約》后疏請變科舉、建學堂、設報館。充管學大臣,力主派學生出洋留學。官至郵傳部尚書。卒謚文達。 ...
張百熙。 (1847—1907)湖南長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進士。中日戰(zhàn)時曾疏劾李鴻章陽戰(zhàn)陰和。戊戌政變時坐薦康有為革職。《辛丑條約》后疏請變科舉、建學堂、設報館。充管學大臣,力主派學生出洋留學。官至郵傳部尚書。卒謚文達。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摸魚兒十五首 其七。清代。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紅幾數(shù)、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路。燕支塢,坐領滿身香露,壽觴歡進無數(shù)。醉來可憶長安陌,二月街頭賣處。將母去、至樂在,田園此事教人妒。好春遮獲,索半臂偎寒,紅妝舉燭,續(xù)撰遂初賦。
蘆溝曉月圖。元代。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大宛二馬。元代。郝經。 二馬飄飄萬里來,玉花蕭颯上金臺。風生兩耳云霄近,電掣雙瞳日月開。渥水虎文連殺氣,大宛龍種絕氛埃。將軍正欲成勛業(yè),看汝驍騰展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