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有徵君真逸居,有臺可釣傍漁磯。
志高不在魚吞餌,回笑滎陽血染衣。
和祖擇之詠震山巖彭徵君釣臺。清代。陳詵。 東有徵君真逸居,有臺可釣傍漁磯。志高不在魚吞餌,回笑滎陽血染衣。
陳詵(1642—1722),字叔大,號實齋,浙江海寧鹽官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舉人。由中書舍人考選吏科給事中。曾上章奏提出治理黃河具體規(guī)劃,檢舉殘害百姓的官員,歷官至左副都御史。四十三年,出任貴州巡撫。后調(diào)任湖北巡撫。時江浙米貴,詵放寬米禁,通盤籌劃,平抑三省米價。原來湖北鹽規(guī),每年需送官府2萬金,鹽商趁此提高鹽價。詵到任,革除此種陋規(guī)。卸任時,鹽商送詵萬金,不受。五十年,升工部尚書,轉(zhuǎn)禮部尚書。后老病辭歸。卒謚清恪。著有《周易玩辭述》、《詩經(jīng)述》、《四書述》、《資治通鑒述》等。 ...
陳詵。 陳詵(1642—1722),字叔大,號實齋,浙江海寧鹽官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舉人。由中書舍人考選吏科給事中。曾上章奏提出治理黃河具體規(guī)劃,檢舉殘害百姓的官員,歷官至左副都御史。四十三年,出任貴州巡撫。后調(diào)任湖北巡撫。時江浙米貴,詵放寬米禁,通盤籌劃,平抑三省米價。原來湖北鹽規(guī),每年需送官府2萬金,鹽商趁此提高鹽價。詵到任,革除此種陋規(guī)。卸任時,鹽商送詵萬金,不受。五十年,升工部尚書,轉(zhuǎn)禮部尚書。后老病辭歸。卒謚清恪。著有《周易玩辭述》、《詩經(jīng)述》、《四書述》、《資治通鑒述》等。
答客說。唐代。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和嚴道培書院韻 其一。宋代。米芾。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gòu)凌云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弦歌化里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巖阿叢桂冷,幽棲不是偉長才。
相見歡 深秋。近現(xiàn)代。羅錦堂。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