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
推原賦予初,所鐘均粹美。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
由其氣稟異,于焉有臧否。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
濁者性天蒙,蕩然惟縱弛。末雖有善惡,反之即其始。
變化在乎人,雖愚必明矣。日用無馀功,自修惟克己。
近代朱文公,此道賴綱紀(jì)。居嘗語學(xué)者,虛名以為恥。
必先由博學(xué),然后能約禮。顏淵躬四勿,魯參悟一唯。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經(jīng)旨。議論徒紛紜,反躬乖踐履。
好惡徇私情,是非隨慍喜。體既雜真妄,用斯殊表里。
要在無間斷,善端勤積累。須臾不可忘,顛沛必如是。
堅(jiān)持敬一字,方知道在邇。我輩無他求,直須安汝止。
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宋代。陳文蔚。 吾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推原賦予初,所鐘均粹美。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由其氣稟異,于焉有臧否。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濁者性天蒙,蕩然惟縱弛。末雖有善惡,反之即其始。變化在乎人,雖愚必明矣。日用無馀功,自修惟克己。近代朱文公,此道賴綱紀(jì)。居嘗語學(xué)者,虛名以為恥。必先由博學(xué),然后能約禮。顏淵躬四勿,魯參悟一唯。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經(jīng)旨。議論徒紛紜,反躬乖踐履。好惡徇私情,是非隨慍喜。體既雜真妄,用斯殊表里。要在無間斷,善端勤積累。須臾不可忘,顛沛必如是。堅(jiān)持敬一字,方知道在邇。我輩無他求,直須安汝止。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jìn)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bǔ)迪功郎。學(xué)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陳文蔚。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jìn)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bǔ)迪功郎。學(xué)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北苑侍宴雜詠詩·風(fēng)。唐代。徐鉉。 昨朝才解凍,今日又開花。帝力無人識,誰知玩物華。
炮局雜詩 其五。。周作人。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颼颼冷,正是無憂無慮時(shí)。
霽后郭西間步。清代。朱鐘。 遠(yuǎn)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shí)花里行。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慈竹。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xué)景龍吟。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潛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爾秋郊外,青青數(shù)畝陰。
酒泉子 春夜。清代。吳綺。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巫山欲夢楚云遮,繡被香寒宮麝。隔墻聞響七香車,是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