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終窮,
清輝靈氣斗牛充。我從公家二老話此事,
寒更支坐燭跋紅。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
有刀有玉誰錯礲。翁今巋然魯靈殿,
砥柱一葉萬仞中。朅來訪我維摩室,
我起于坐欣迎公。驚呼絕嘆吾道厄,
客卿潁士委蒿蓬。灶煤葦管不足用,
宣城黟水無良工。奈何盲卒乘鈍馬,
欲寫杰作稱詞雄。贈公撒雷揮電施敏手,
余事瀉染文字如飛蟲。我生哀傷所欠死,
十年破硯煙雨蒙。一朝洗眼獲玉句,
金膏水碧浸方瞳。翰墨場中身老大,
期公盛氣晚霞同。崢嶸素論猶激烈,
始信迂儒曲學(xué)如發(fā)蒙。
次韻湯叔遜謝筆墨長句。宋代。馬廷鸞。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終窮,清輝靈氣斗牛充。我從公家二老話此事,寒更支坐燭跋紅。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有刀有玉誰錯礲。翁今巋然魯靈殿,砥柱一葉萬仞中。朅來訪我維摩室,我起于坐欣迎公。驚呼絕嘆吾道厄,客卿潁士委蒿蓬。灶煤葦管不足用,宣城黟水無良工。奈何盲卒乘鈍馬,欲寫杰作稱詞雄。贈公撒雷揮電施敏手,余事瀉染文字如飛蟲。我生哀傷所欠死,十年破硯煙雨蒙。一朝洗眼獲玉句,金膏水碧浸方瞳。翰墨場中身老大,期公盛氣晚霞同。崢嶸素論猶激烈,始信迂儒曲學(xué)如發(fā)蒙。
馬廷鸞(1222年—1289年),字翔仲,號碧悟。宋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市)眾埠鄉(xiāng)樓前村人。幼年喪父,貧不改志,刻苦讀書,淳祐七年(1247),馬廷鸞赴京參加乙未科省試,獲進(jìn)士第一,殿試為第四,一舉成名。他一生勤政愛民,秉性正直,從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為權(quán)奸把握,不能盡展其才華。度宗朝奸臣賈似道、丁大全當(dāng)國把持朝政,視為異見,受其壓制,迫于內(nèi)憂外患,廷鸞飲恨引退。宋亡,馬廷鸞拒絕與元政權(quán)合作,表現(xiàn)出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
馬廷鸞。 馬廷鸞(1222年—1289年),字翔仲,號碧悟。宋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市)眾埠鄉(xiāng)樓前村人。幼年喪父,貧不改志,刻苦讀書,淳祐七年(1247),馬廷鸞赴京參加乙未科省試,獲進(jìn)士第一,殿試為第四,一舉成名。他一生勤政愛民,秉性正直,從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為權(quán)奸把握,不能盡展其才華。度宗朝奸臣賈似道、丁大全當(dāng)國把持朝政,視為異見,受其壓制,迫于內(nèi)憂外患,廷鸞飲恨引退。宋亡,馬廷鸞拒絕與元政權(quán)合作,表現(xiàn)出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諸將八首 其七。明代。李夢陽。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偽,豈應(yīng)屠賈坐封侯。
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朱樓照影鐘聲曉,書船落手芙蓉秋。鯉魚赤鱗應(yīng)不少,待與水仙相伴游。
廿一日夜坐憶亡兒 其二。明代。顧清。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祖道春明三載強(qiáng),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yīng)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fù)舉觴。
鄖襄之役與伯玉侍郎別恰三載矣聞出谼中至錢唐走信奉迎因成感舊之作。明代。王世貞。 祖道春明三載強(qiáng),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yīng)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fù)舉觴。
送寬堂赴南外判宗。宋代。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wèi)古今同。特操銀潢遠(yuǎn),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