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少懽娛,遇酒增慨慷。
殷床惟一眠,萬慮幾消亡。
半夜還有覺,惕然喟中腸。
世故何足道,誠恐此志荒。
人生苦為樂,我豈醒而狂。
孰為見在心,勿正能勿忘。
涓涓石渠溜,起予者卜商。
泠然落枕寒,解渴不待嘗。
坐令肝肺間,一一流天漿。
須臾四體喻,發(fā)膚了無癢。
夢覺與醉醒,忽落俱亡羊。
流水去不舍,此心湛如常。
恍疑奏簫韶,儀鳳碧云翔。
眷此聽愈淡,杳誰見其鄉(xiāng)。
乃知天宇中,一氣同蒼涼。
平明視渠水,非笙亦非簧。
矢詩以自歌,濁清付滄浪。
醉臥至夜半半醒中若有所愧者聞空庭石渠流水。宋代。史堯弼。 吾生少懽娛,遇酒增慨慷。殷床惟一眠,萬慮幾消亡。半夜還有覺,惕然喟中腸。世故何足道,誠恐此志荒。人生苦為樂,我豈醒而狂。孰為見在心,勿正能勿忘。涓涓石渠溜,起予者卜商。泠然落枕寒,解渴不待嘗。坐令肝肺間,一一流天漿。須臾四體喻,發(fā)膚了無癢。夢覺與醉醒,忽落俱亡羊。流水去不舍,此心湛如常?;幸勺嗪嵣?,儀鳳碧云翔。眷此聽愈淡,杳誰見其鄉(xiāng)。乃知天宇中,一氣同蒼涼。平明視渠水,非笙亦非簧。矢詩以自歌,濁清付滄浪。
眉州人,字唐英,世稱蓮峰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少以《古樂府》、《洪范》等論往見張浚,浚謂其大類蘇軾。年十四舉于鄉(xiāng),赴鹿鳴宴猶著粉紅褲,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賦詩,堯弼援筆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蓮峰集》。 ...
史堯弼。 眉州人,字唐英,世稱蓮峰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少以《古樂府》、《洪范》等論往見張浚,浚謂其大類蘇軾。年十四舉于鄉(xiāng),赴鹿鳴宴猶著粉紅褲,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賦詩,堯弼援筆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蓮峰集》。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一。。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依韻和陳秘校見寄。宋代。梅堯臣。 郁郁東堂桂,常期接袂攀。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江水幾經(jīng)歲,監(jiān)中無壯顏。音塵能見問,誰道隔云山。
重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
題鑒園圖。。李宣龔。 事業(yè)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那識賞寂寞,但聞簧與絲。我向喜獨游,扁舟弄漣漪。拊檻一片云,鐘山遠平籬。花竹不迎拒,魚鳥無瑕疵。豈惟客忘主,青溪吾所私。中間共出處,就官淮之湄。上瘠民力瘁,百無一設施。鄂渚得再覿,征車方北馳。歸涂望楚氛,微服鹢退飛。陵谷事已改,變遷到茅茨。相逢忽攬卷,不收十年悲。鄭記似柳州,平淡乃過之。夙忝文字飲,可能欠一詩。巷南數(shù)椽屋,有枝亦無依。儻免熠耀畏,慆慆還當歸。芳草結(jié)忠信,吾言茲在茲。
觀道命錄有感。明代。蘇葵。 淫哇聲沸九韶寒,世道污隆用舍間。薄霧偶籠伊洛水,片云爭掩武夷山。千秋遺訓乾坤意,一代成功造化慳。不有上方三尺劍,付誰當日斬權(quán)奸。
立秋前三日繇樂民之高涼。明代。郭之奇。 出門投袂更何之,后樂先憂此一時。天涯頻歲驚心骨,海角三秋接夢思。西風昨夜掃胡穴,萬里秋光凈水湄。捷書夜報同清晝,滿目高雷出漢旗。聞雞擊楫當年子,祖鞭無數(shù)并驅(qū)馳。彈冠結(jié)綬何累若,嶺外孤臣嘿嘆咨。沾巾嗚咽翻倒極,憂喜同心日共持。朝辭云木環(huán)千徑,暮倚涼煙抱一枝。蘭皋有意浮幽壑,草色無端動野吹。吾令羲和時弭節(jié),上求下索敢云疲。榛苓杳靄知何處,伊人宛在微堪覷。豈俟葭蒼問一方,始從露白淘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