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往不知籬菊芳,豈知籬外游人忙。
寒暄節(jié)物覆手異,依然大樹堪彷徨。
羨君真比道州政,間飲醇酒南山陽。
遙想文殊造摩詰,玄妙深談舌廣長。
中道相呼互濡沫,相忘各適遮無傷。
要知風鬟太華女,夫豈秋思悲空房。
智拙方疏漢陰圃,才多端謝鼂生囊。
青天自不憎白眼,好在宗之快舉觴。
贈友人。宋代。史堯弼。 悼往不知籬菊芳,豈知籬外游人忙。寒暄節(jié)物覆手異,依然大樹堪彷徨。羨君真比道州政,間飲醇酒南山陽。遙想文殊造摩詰,玄妙深談舌廣長。中道相呼互濡沫,相忘各適遮無傷。要知風鬟太華女,夫豈秋思悲空房。智拙方疏漢陰圃,才多端謝鼂生囊。青天自不憎白眼,好在宗之快舉觴。
眉州人,字唐英,世稱蓮峰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少以《古樂府》、《洪范》等論往見張浚,浚謂其大類蘇軾。年十四舉于鄉(xiāng),赴鹿鳴宴猶著粉紅褲,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賦詩,堯弼援筆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蓮峰集》。 ...
史堯弼。 眉州人,字唐英,世稱蓮峰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少以《古樂府》、《洪范》等論往見張浚,浚謂其大類蘇軾。年十四舉于鄉(xiāng),赴鹿鳴宴猶著粉紅褲,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賦詩,堯弼援筆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蓮峰集》。
送魏叔華歸杭州得行字。宋代。陸文圭。 杜康橋下水如傾,九里罔頭路轉城。風雨小樓清夢遠,山河古道風人行。別懷漸覺傷安古,祖席何曾傲正平。珍重去逢南國友,為言白發(fā)老書樂。
賦西漢。唐代。魏徵。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夜宴經柏谷,朝游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題陳貴白畬齋。宋代。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zhí)?。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送張晉臺博士宰徐聞。明代。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寄息耘。元代。德祥。 顏顏白發(fā)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駚硐闲?,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此意誰可知,高松與修竹。
思賢書院十首 其一 青龍橋。明代。孫一元。 石梁無病涉,杖屨時相逢。昔聞橫空霓,今見跨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