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之西形勢聚,無位真人依位住。
地只掣鎖金城開,石龍噴水銀潢注。
峰巒約勒萬馬回,杉松自作千兵護。
寶殿崢嶸跨碧霄,圓容麗服微西顧。
江南妃子親施田,香飯供僧無億數(shù)。
法焰相傳十二人,師泛釬船楊子渡。
楊子渡頭秋風高,霹靂駕雪翻驚濤。
中有漁家妙絕手,一釣三山連六鰲。
縱時大地悉震恐,收來塵剎無纖毫。
當年曾許心莫逆,今朝又作圓通客。
掛冠已脫塵俗緣,一心愿住清涼國。
清涼之國進能知,日長馬倦人多迷。
從來聞說曹溪路,只今斷廬山西。
圓通行。宋代。陳舜俞。 廬山之西形勢聚,無位真人依位住。地只掣鎖金城開,石龍噴水銀潢注。峰巒約勒萬馬回,杉松自作千兵護。寶殿崢嶸跨碧霄,圓容麗服微西顧。江南妃子親施田,香飯供僧無億數(shù)。法焰相傳十二人,師泛釬船楊子渡。楊子渡頭秋風高,霹靂駕雪翻驚濤。中有漁家妙絕手,一釣三山連六鰲??v時大地悉震恐,收來塵剎無纖毫。當年曾許心莫逆,今朝又作圓通客。掛冠已脫塵俗緣,一心愿住清涼國。清涼之國進能知,日長馬倦人多迷。從來聞說曹溪路,只今斷廬山西。
(?—1072)宋湖州烏程人,字令舉,號白牛居士。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復舉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寧三年,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反對“青苗法”,疏謂其法乃“別為一賦以敝海內(nèi),非王道之舉”,責監(jiān)南康軍鹽酒稅。有《都官集》等。 ...
陳舜俞。 (?—1072)宋湖州烏程人,字令舉,號白牛居士。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復舉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寧三年,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反對“青苗法”,疏謂其法乃“別為一賦以敝海內(nèi),非王道之舉”,責監(jiān)南康軍鹽酒稅。有《都官集》等。
臨刑詩。明代。林薦。 愿續(xù)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和王德和知縣謁蕭千巖韻二首 其一。宋代。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送兄弟還都至長葛河上四首·雙禽。宋代。韓維。 雙雙河洲禽,文彩披丹質(zhì)。飛翔不離渚,鳴戲自終日。寒魚伏冰池,歲暮饑爾匹。不欲遠求林,投身避羅畢。
秋日。宋代。張耒。 隕葉鳥不顧,枯莖蟲莫吟。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夜語聞山雨,無眠聽楚砧。敝裘還補綻,披拂動歸心。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xiāng)遂焚至昌化。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