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六月,我來自臨安。
滂沱一夜雨,原隰俱瀰漫。
挽仰忽再秋,秋旱畝澮乾。
嘉谷槁垂盡,萬口空長嘆。
我從相山來,朝云起巑屼。
油然遍寰宇,半道濡征鞍。
亭午至君家,檐聲落驚湍。
詰旦視大田,青青已堪看。
會見百室盈,陋巷飽一簞。
何獨解君憂,我心其少寬。
襲芳富卉木,秋炎苦摧殘。
何葉頓欣榮,秀色良可餐。
帶宜置尊酒,一洗儒生酸。
我雖不解飲,醒狂佐君歡。
秋日訪程元明喜雨而作。宋代。王之道。 去年夏六月,我來自臨安。滂沱一夜雨,原隰俱瀰漫。挽仰忽再秋,秋旱畝澮乾。嘉谷槁垂盡,萬口空長嘆。我從相山來,朝云起巑屼。油然遍寰宇,半道濡征鞍。亭午至君家,檐聲落驚湍。詰旦視大田,青青已堪看。會見百室盈,陋巷飽一簞。何獨解君憂,我心其少寬。襲芳富卉木,秋炎苦摧殘。何葉頓欣榮,秀色良可餐。帶宜置尊酒,一洗儒生酸。我雖不解飲,醒狂佐君歡。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jié)。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jiān)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jié)。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jiān)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江上行三十首 其十三。明代。鄧云霄。 月落西風急,秋螢點點流。卻疑江上女,半夜弄珠游。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明代。鄭善夫。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賀新郎 蕭山縣署贅婿詞。清代。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雙盞暮,酌來淺。萬條紅燭燒將短。更庭前、幾行畫扇,遮來宛轉。洗馬文章當日事,樂令風流不遠。況種得、藍田瓊琬。最羨今宵乘鳳處,聽秦臺、幾曲簫聲緩。烏鵲到,喜何限。
解嘲 其一。宋代。李彭。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大雷小雷。。史鑒。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zhèn)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嘆無翼,憑誰學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