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紹圣初,郡英萃朝紳。
道鄉(xiāng)鼓諫舌,勁氣排天閽。
雷霆固難犯,鵷鷺皆喪神。
獨(dú)一黃右轄,從容為奏陳。
主圣臣則直,攀檻古所聞。
龍顏為稍霽,投荒貸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輪。
斯人下世久,藹然播清芬。
袁盎當(dāng)漢代,引卻慎夫人。
用舍雖異致,萬世嫡庶分。
向使李勣輩,將順恨無門。
但謂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陸贄得罪唐,不測(cè)幾隕身。
陽需以死爭,久之理頗伸。
不如漢汲黯,同朝有公孫。
約議尋即背,巧辭間其臣。
於惟我圣宋,涵養(yǎng)士氣振。
世代有忠鯁,漢唐何足云。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親。
繼論燈籠錦,將貶嶺外春。
君謨立殿坳,開救蒙寬恩。
宛陵風(fēng)雅手,長編紀(jì)詠存。
嗟嗟此鄒黃,袁陽略同群。
近則唐與蔡,輩出有弟昆。
赤心要無負(fù),肯愛富貴吞。
鄙哉賤丈夫,肉食茍朝昏。
傾危不遑恤,是非誰與論。
前史豈不載,開卷徒沾巾。
伏讀珠玉書,飄飄若凌云。
遐追古作者,寧讓圣俞文。
顧我亦何人,濡毫來效顰。
二賢跡益顯,余波激后塵。
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宋代。李呂。 在昔紹圣初,郡英萃朝紳。道鄉(xiāng)鼓諫舌,勁氣排天閽。雷霆固難犯,鵷鷺皆喪神。獨(dú)一黃右轄,從容為奏陳。主圣臣則直,攀檻古所聞。龍顏為稍霽,投荒貸斧斤。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輪。斯人下世久,藹然播清芬。袁盎當(dāng)漢代,引卻慎夫人。用舍雖異致,萬世嫡庶分。向使李勣輩,將順恨無門。但謂此家事,一言陷其君。陸贄得罪唐,不測(cè)幾隕身。陽需以死爭,久之理頗伸。不如漢汲黯,同朝有公孫。約議尋即背,巧辭間其臣。於惟我圣宋,涵養(yǎng)士氣振。世代有忠鯁,漢唐何足云。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親。繼論燈籠錦,將貶嶺外春。君謨立殿坳,開救蒙寬恩。宛陵風(fēng)雅手,長編紀(jì)詠存。嗟嗟此鄒黃,袁陽略同群。近則唐與蔡,輩出有弟昆。赤心要無負(fù),肯愛富貴吞。鄙哉賤丈夫,肉食茍朝昏。傾危不遑恤,是非誰與論。前史豈不載,開卷徒沾巾。伏讀珠玉書,飄飄若凌云。遐追古作者,寧讓圣俞文。顧我亦何人,濡毫來效顰。二賢跡益顯,余波激后塵。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jīng)籍志》傳于世。 ...
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jīng)籍志》傳于世。
鎖窗寒。。黃侃。 乍暖晴云,初銷瑞雪,異花新見。梅英漸少,幽獨(dú)卻增煩惋。報(bào)荒庚園坼素葩,膽瓶位置愁心展。喜嘉名肇錫,儕蘭齊玉,小歌芳畹。凝盼。誰堪換。任翠翠紅紅,占香瓊苑。東風(fēng)尚早,漫嘆江鄉(xiāng)來晚。祇清芬待誰共憐,雨籠露浥幽懷遠(yuǎn)。更煩他玉佩凌波,共說華年怨。
永慕堂為楊大參賦。明代。薛瑄。 大化運(yùn)不息,逝水無停時(shí)。依依舊居室,惻愴中腸悲。書殘讀遺編,機(jī)有馀斷絲。斑衣不再舞,壽觴寧重持。庭前百卉芳,但覺陰陽移。儀容切寤寐,恍惚如見之。親心我所安,親志我所期。心志著且存,大節(jié)矢靡虧。悠哉孝子情,勖此終天思。
舟中除夕。清代。蔣詩。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guān)河此夜思。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dú)坐篷窗下,無心對(duì)酒卮。
三代門。管蔡。唐代。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不念祖宗危社稷,強(qiáng)于仁圣遣行誅。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duì)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