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飲騎散,君赴蓬山廬。
禁門肅清夜,飛閣何渠渠。
深沉漏下始,蕭颯雨氣馀。
俯仰河漢明,高情邈沖虛。
獨(dú)懷同舍郎,被命分左魚。
得州東南勝,繞郭生芙蕖。
苦嗟已留滯,三歲紛塵裾。
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
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
馮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
方朔雖金門,避世等樵漁。
古來守道者,期不忘厥初。
但愿飲酒間,時(shí)讀古人書。
和鄰幾館宿觀伯鎮(zhèn)題壁有作。宋代。韓維。 城南飲騎散,君赴蓬山廬。禁門肅清夜,飛閣何渠渠。深沉漏下始,蕭颯雨氣馀。俯仰河漢明,高情邈沖虛。獨(dú)懷同舍郎,被命分左魚。得州東南勝,繞郭生芙蕖??噜狄蚜魷?,三歲紛塵裾。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虮擞兴?,或此亦以疏。馮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方朔雖金門,避世等樵漁。古來守道者,期不忘厥初。但愿飲酒間,時(shí)讀古人書。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shí)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知通進(jìn)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端问贰肪砣晃逵袀?。 ...
韓維。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shí)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知通進(jìn)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戍婦詞一首。宋代。許棐。 半落釭花午夜閑,戍衣裁就寄君難。雁來不帶平安字,卻帶邊風(fēng)入帳寒。
河傳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清代。馮煦。 城闕。愁絕。落花時(shí)。野戍殘旂雨微。峽中一春無雁飛。相思。北來音信稀。十二青樓臨大道。春漸老。處處生芳草。杜鵑啼。人未歸。路迷。片帆吹又西。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qiáng)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xiǎn)禽鳥稀,氣盛魚龍養(yǎng)。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rèn)孤墳,千秋結(jié)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雨中水閣閑眺。宋代。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用晦以三寸篋貯金字佛經(jīng)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賦謝。明代。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fā),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