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侯朝從西邑歸,面有矜色口且咨。
云得高士陣其姓,非向可見所庶幾。
嘗登于朝最吏課,一旦去之心甚怡。
潁陽古觀三日語,坐見月出青松枝。
深窮性命識原本,論議純一無瑕疵。
周通旁暢未始極,曾不與道相乖違。
陣雖平生所未識,以子而譽(yù)信不疑。
向風(fēng)長想日復(fù)夜,膏車秣馬吾其西。
和崔象之潁橋觀贈陣清臣太丞兼簡陣。宋代。韓維。 崔侯朝從西邑歸,面有矜色口且咨。云得高士陣其姓,非向可見所庶幾。嘗登于朝最吏課,一旦去之心甚怡。潁陽古觀三日語,坐見月出青松枝。深窮性命識原本,論議純一無瑕疵。周通旁暢未始極,曾不與道相乖違。陣雖平生所未識,以子而譽(yù)信不疑。向風(fēng)長想日復(fù)夜,膏車秣馬吾其西。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知通進(jìn)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
韓維。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后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知通進(jìn)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fù)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端问贰肪砣晃逵袀?。
約陸菊裳同年游虎邱欲雪不果菊以詩代簡次韻答之二首 其二。。曹家達(dá)。 遙天擘云絮,終朝息塵慮。山頭凍殺雀,夢魂自來去。
東侍御園亭(二首)。明代。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和王德和知縣謁蕭千巖韻二首 其一。宋代。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菩薩蠻 其三 詠榴有贈。清代。陳去病。 驕陽時節(jié)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fèi)相思。問伊知不知。
景州城外。。俞得鯉。 曲路重關(guān)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某枪潘柘鰸h,古樹層臺薄晚煙。燈火前街人似沸,雞聲寒店夜如年。千般總是征途味,留得霜華到鬢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