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花漸吐,被清風。催結(jié)金蓮光聚。歷劫昏迷齊照破,直透無為門戶。七返回光,三空覺照,間隔金花處。殷勤鍛煉,自然嬰姹常住。些子端的幽奇,自從下手,永永基堅固。蓮結(jié)瓊芳靈蕙長,深感慈悲頻顧。鼎內(nèi)云收,爐中丹結(jié),九轉(zhuǎn)終重遇。參師云步,會游蓬島仙路。
酹江月。元代。譚處端。 玉花漸吐,被清風。催結(jié)金蓮光聚。歷劫昏迷齊照破,直透無為門戶。七返回光,三空覺照,間隔金花處。殷勤鍛煉,自然嬰姹常住。些子端的幽奇,自從下手,永永基堅固。蓮結(jié)瓊芳靈蕙長,深感慈悲頻顧。鼎內(nèi)云收,爐中丹結(jié),九轉(zhuǎn)終重遇。參師云步,會游蓬島仙路。
(1123—1185)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
譚處端。 (1123—1185)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安穩(wěn)驛次孫憲副過九盤山韻 其二。。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曉起用麟孫韻。元代。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zhí)戟勞。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漢武。宋代。劉筠。 漢武高臺切絳河,半涵非霧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幾遷空象物,秦橋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賦徒能諷,卻助飄飄逸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