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凝黯黮,曉雪墮縱橫。
騁巧穿窗牖,乘危集棟甍。
挾風(fēng)潛作黨,雜霰暗分聲。
綴柳如欺弱,縈梅似妒清。
銀盤浮石出,縞帶逐車成。
增勢初堆岳,含光復(fù)灑瀛。
即卑猶避污,飄急未忘爭。
細度歌帷遠,斜侵舞袖輕。
試深筇屢擲,驗密手頻擎。
裹樹形披介,摧篁韻嘯笙。
堞遙迷睥睨,岸斷接坳泓。
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
陵鋪看象斗,庭積羨猊獰。
林寒催雀聚,檐白誤雞鳴。
浪走兒應(yīng)喜,狂號犬自驚。
照曜連金闕,微?;煊窬?/p>
烏輪埋欲沒,鰲極壓將傾。
獻歲先期見,豐祥此日呈。
及時銷癘疫,潤物達萌生。
列賀喧朝貴,騰歡沸野甿。
第嫌災(zāi)困約,仍訝助驕盈。
冷滟凌回騎,寒光媚飲觥。
風(fēng)流梁苑宴,凄惻灞橋行。
亦有離鄉(xiāng)客,遠居邊海城。
底穿嗟履屣,路斷嘆門閎。
孰動乘舟興,誰憐臥寢情。
映書空舊習(xí),授簡豈前榮。
倚望勞晨策,吟哦費夜檠。
枉煩歌玉樹,寧許媲璇英。
刻畫移群象,搜羅憊五兵。
身孤慚待伴,思沮詫羞明。
聊示輕微體,殷勤比贈瓊。
詠雪三十二韻贈友。元代。戴良。 暮云凝黯黮,曉雪墮縱橫。騁巧穿窗牖,乘危集棟甍。挾風(fēng)潛作黨,雜霰暗分聲。綴柳如欺弱,縈梅似妒清。銀盤浮石出,縞帶逐車成。增勢初堆岳,含光復(fù)灑瀛。即卑猶避污,飄急未忘爭。細度歌帷遠,斜侵舞袖輕。試深筇屢擲,驗密手頻擎。裹樹形披介,摧篁韻嘯笙。堞遙迷睥睨,岸斷接坳泓。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陵鋪看象斗,庭積羨猊獰。林寒催雀聚,檐白誤雞鳴。浪走兒應(yīng)喜,狂號犬自驚。照曜連金闕,微?;煊窬踺喡裼麤],鰲極壓將傾。獻歲先期見,豐祥此日呈。及時銷癘疫,潤物達萌生。列賀喧朝貴,騰歡沸野甿。第嫌災(zāi)困約,仍訝助驕盈。冷滟凌回騎,寒光媚飲觥。風(fēng)流梁苑宴,凄惻灞橋行。亦有離鄉(xiāng)客,遠居邊海城。底穿嗟履屣,路斷嘆門閎。孰動乘舟興,誰憐臥寢情。映書空舊習(xí),授簡豈前榮。倚望勞晨策,吟哦費夜檠。枉煩歌玉樹,寧許媲璇英。刻畫移群象,搜羅憊五兵。身孤慚待伴,思沮詫羞明。聊示輕微體,殷勤比贈瓊。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jīng)、史百家暨醫(yī)、卜、釋、老之說。初習(xí)舉子業(yè),尋棄去,學(xué)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xué)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jīng)史。旋授學(xué)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xué)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fēng)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jīng)、史百家暨醫(yī)、卜、釋、老之說。初習(xí)舉子業(yè),尋棄去,學(xué)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xué)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jīng)史。旋授學(xué)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xué)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fēng)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贈揭景哲茂才別。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驅(qū)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昨。歸來見翰林,贈以雙南金。集賢亦敬嘆,高文留賞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階美。胡不攬家氈?黃朱耀閭里。九萬扶搖風(fēng),相看尚轉(zhuǎn)蓬。高樓有橫笛,送雁上長空。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zhuǎn),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fēng)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fā),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自吳城至馬當(dāng)湖江八景 其三 瀑布 在匡廬。明代。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fēng)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fā),水山相雜大文生。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fēng)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xué)范滂。矧當(dāng)太平時,馳驅(qū)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xiāng)。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lǐng)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fēng)云會見起潛鱗。
壽歐子建六十初度時方應(yīng)試棘圍。明代。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lǐng)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fēng)云會見起潛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