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篆香銷夜漏分,娟娟霜月冷侵門。雁聲偏惹離情動,燭影能欺老眼昏。
碌碌浮生驚節(jié)換,悠悠往事共誰論。寒更五點星河澹,又聽晨雞唱遠(yuǎn)村。
夜坐偶題。明代。于謙。 寶篆香銷夜漏分,娟娟霜月冷侵門。雁聲偏惹離情動,燭影能欺老眼昏。碌碌浮生驚節(jié)換,悠悠往事共誰論。寒更五點星河澹,又聽晨雞唱遠(yuǎn)村。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dān)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jiān)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zhàn),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wù),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dān)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jiān)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zhàn),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wù),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題郡園亭館。宋代。趙抃。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云卷,十里南山兩眼明。
送許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明代。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yuǎn),階下草方滋。曉日明金騎,春風(fēng)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過蓋竹作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二月春風(fēng)特地寒,江樓獨自倚欄干。個中詎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細(xì)數(shù)看。
題可山梅花巖。宋代。張煒。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yǎng)鶴圖。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羲之坦腹應(yīng)相愛,和靖掀髯足自娛。旦夕杖藜須踐約,錦囊先束付奚奴。
水調(diào)歌頭 姑蘇臺。宋代。張镃。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fēng)調(diào)信衰減,親舊總凋零。認(rèn)群峰,尋四塔,半煙橫。平生感慨,況逢佳處輒銷凝。休說當(dāng)時雕輦,不見后來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畫欄拍,飛燕兩三聲。
風(fēng)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shù)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fēng),座中暫卸鞍韉靮。
癸巳九月朔日與貽柏漫堂暮闌薇室夜飲海陵分韻得覓。。秦鴻。 風(fēng)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shù)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fēng),座中暫卸鞍韉靮。且談且笑數(shù)巉巖,一杯頓泯確與壢。眸炯炯兮心生文,人其車乎詩素簚。詩者人生自醞之,毋庸身外窮搜覓。為汪洋兮淼浩茫,為灘瀨兮涓且濗。豈慚河伯觀海若,吾之面目須自覿。中心磐石白宜堅,幽如深谷擯扃鼏。橐龠鼓蕩兮灶陘突,乃有其詩騰煙兮搶攘復(fù)趯趯。耽詩久已技例窮,繞頸累累如瘰疬。天賚迷盳莫可祈,仢約倏忽無從繴。卻看檐滴凹瓴甋,既愨勵兮靈乃吊?;蛉缣钼弑咳彰{鬩,或如中夜戍烽陡鼓鼜。煢煢獨立兀滄溟,運命焉須巫與覡。詩因作質(zhì)各繽紛,珊瑚玳瑁雜?鼊。吁嗟于時正囂囂,蔽空嗢噦惟螇蚸。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