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見庭花析剌桐,故園珍樹幾然紅。年年六月星回節(jié),長在天涯客路中。
星回節(jié)。明代。楊慎。 忽見庭花析剌桐,故園珍樹幾然紅。年年六月星回節(jié),長在天涯客路中。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xué)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duì)钤?,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shí)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dá)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
楊慎。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xué)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duì)钤?,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shí)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dá)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移居(二首)。明代。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揮毫隔竹蕭蕭雨,洗墨臨池澹澹煙。熟讀《離騷》還痛飲,頹然猶藉古人眠。
次韻昌叔詠塵。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shí)。
晚飯?zhí)翈X緣隱庵。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xiàn)奧香茶。
春日賜金園間居即事。清代。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fēng)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濤,慨然有作。清代。易順鼎。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云斷葦邊。一燈紅不然。兩岸沙明似晝,中流浪涌如山。誰把魚龍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月華都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