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滇陰日,封題陽朔春。同心雖異縣,未面巳通神。
駿發(fā)高岑后,鴻裁曄壽新。伊予嗟暮耋,颙子掞天宸。
詶袁永之。明代。楊慎。 書到滇陰日,封題陽朔春。同心雖異縣,未面巳通神。駿發(fā)高岑后,鴻裁曄壽新。伊予嗟暮耋,颙子掞天宸。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xué)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shí)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dá)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
楊慎。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xué)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shí)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dá)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寄茅山道友三絕。宋代。周文璞。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將抵繡江望城西一帶。清代。田同之。 朝從濟(jì)上來,夕入陽丘路。面面翠峰迎,脈脈春泉注。斜陽一派紅,半是桃花樹。
傳神詩。宋代。陸佃。 富貴從來我自知,商巖霖雨偶愆期。祇應(yīng)須鬢年來改,不及高宗夢里時。
歸田雜詠十二首 其十。明代。黎民表。 苦憶平生友,憐予頗好奇。能供光祿酒,常和法曹詩?;伦掘T官馬,朝回補(bǔ)竹籬。風(fēng)塵關(guān)塞黑,魂夢故來遲。
登廬山。近現(xiàn)代。許世英。 平時愛著游山屐,今到匡廬第一回。削壁插天星漢落,飛泉震壑石門開。村過五柳懷松菊,寺訪雙林憶草萊。此是人間清凈地,風(fēng)高晶冷絕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