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風思永夕,極目感深秋。
月落應同照,溪陰故獨流。
鳥啼清露下,雁過薄寒收。
衰草猶如岸,空依此夜舟。
秋日泛舟懷友。先秦。周文。 臨風思永夕,極目感深秋。月落應同照,溪陰故獨流。鳥啼清露下,雁過薄寒收。衰草猶如岸,空依此夜舟。
周文(?-前209),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即周章,陳縣人。戰(zhàn)國末年,曾為項燕軍視日,推算時辰吉兇。侍奉過春申君黃歇,自稱懂得兵法。陳勝稱王后,授予將軍印,西向攻秦。 ...
周文。 周文(?-前209),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即周章,陳縣人。戰(zhàn)國末年,曾為項燕軍視日,推算時辰吉兇。侍奉過春申君黃歇,自稱懂得兵法。陳勝稱王后,授予將軍印,西向攻秦。
吟詩樓。清代。李希鄴。 錦江柳色碧依依,一片鄉(xiāng)愁黯夕暉。燕去樓空花亂發(fā),鶯啼草長客思歸。石頭戎馬窺江急,峽口風濤挾夢飛。不見龍驤東渡日,登臨贏得一沾衣。
雨后漫興。清代。曉青。 云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老顛瞥然見,狂叫嘆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躍然攫之入懷袖,黃金白璧不肯售。造化小兒真幻師,換人雙眼當晴晝。
題梅寄友人。明代。楊士奇。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