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
懷君萬里別,持贈結(jié)交親。
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已矣將何道,無令白發(fā)新。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競。唐代。陳子昂。 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懷君萬里別,持贈結(jié)交親。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發(fā)新。
這把寶劍異常珍貴價值千金,多年來我從未答應(yīng)送給別人。
想到你就要啟程到遠隔萬里的地方去,把它贈送給你以表結(jié)交情深。
峰頂孤松適宜在嚴寒中生長,一般草木喜歡在春天里爭勝。
生在當今世道還有什么可說,你千萬別愁添白發(fā)就此消沉。
東萊(lái):西漢郡名,治所在今山東掖縣。
學(xué)士:官名,是皇帝身邊的文學(xué)侍從。
無競:王無競,字仲烈,東萊人。性情剛烈耿直,不肯奉迎權(quán)貴,仕途坎坷,屢遭貶謫。
未許人:沒有答應(yīng)送給別人。未:沒有。許:應(yīng)允,認可,答應(yīng)。
懷君:想念您。懷:想到,想念。君:引申為人的尊稱,相當于“您”。
結(jié)交親:結(jié)交親密。
晚歲:一年將盡的時侯。
芳春:春天,春季。
已矣:算了吧。
將何道: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無:通毋、勿。
白發(fā)新:新添白發(fā)。
參考資料:
1、張學(xué)文 .唐代送別詩名篇譯賞.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26-27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同羅、仆固叛亂,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出隴坻,經(jīng)張掖河,駐同城(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境內(nèi))。此酬別詩作于陳子昂為摯友王無競送行,以千金寶劍相贈之時。
參考資料:
1、林超民主編.智慧的明燈:中華文化名人:隋唐五代.晨光出版社,1999年05月第1版:83
寶劍是殺敵的武器,古人把它看作建功立業(yè)的象征。臨別時詩人把寶劍送給即將遠行的友人,表現(xiàn)了對友人的鼓勵與期望。詩的前一二句“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是一個襯墊,寫詩人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想給它挑選一個配得上佩帶它的主人,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個可以期許的人。詩人借寶劍來寫人:寫王無競的才能,也寫他們之間的友情。好馬需要名將騎,好劍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才有資格佩帶。
三四句“懷君萬里別,持贈結(jié)交親”,寫友人就要啟程到遠隔萬里的地方去,詩人把寶劍贈送給友人。聊表惜別之情,為寶劍有幸找到一個合適的主人。借寶劍的千金之貴,寫出王無競的非凡之才;借平生的無限珍惜,突出相互之間的友情之深。從側(cè)面贊揚了王無競的才志和品格,也表明兩者之間志趣相投的知己。
前四句寫贈物,后四句轉(zhuǎn)寫贈言。五六兩句是勉勵的話,寫一般的花草樹木都喜歡在春天里爭芳斗艷,只有高高山峰的孤松,在一年將盡的冬季,不避風刀霜劍與嚴寒搏斗,更顯出它那頑強的性格和高尚的節(jié)操??追蜃诱f:“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肮滤梢送須q”一句似從此化出,勉勵友人要像絕頂孤松那樣傲霜斗雪,常綠不凋,在后半生保持頑強性格和高尚情操,不要像一般草木那樣,只能爭艷于春暖時節(jié),一遇風霜嚴寒,便枯萎凋謝。
“晚歲”,一年將盡,也暗含著大器晚成的意思,用雙關(guān)的語意鼓勵對方。里面也就包含了這樣的意思:不要因眼前的挫折而喪失信心,應(yīng)當象“歲寒不凋”的孤松那樣經(jīng)得起風霜的考驗。這里巧妙地用了“眾木”和“孤松”的比喻是寓有深意的。眾木喜歡春天的芳華,孤松卻傲岸不屈,晚歲在與冰雪抗爭中顯出錚錚鐵骨。“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風至,只見青松不見花?!睂Ρ戎?,孤松的品格與節(jié)操的美就更加突出。詩人以這樣的比喻來贊揚王無競,顯得更加形象、有力。這兩句對比強烈,在贊賞和勉勵的同時,對一般小人給予了極大的鄙視和無情的鞭撻,語意含蓄,韻味深廣。
最后兩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發(fā)新”,寫出友人不公平待遇已事實,但切不可就此消沉下去,應(yīng)當及時努力,不要虛度年華,莫到滿頭白發(fā)之時而空悲感傷。從詩意中隱隱流露出詩人對友人受到不公的待遇而憤慨的,但詩人并沒有停留在這一點上,更主要的是勸勉和鼓勵友人振奮精神,努力奮斗。以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安慰勸勉友人,雖然生不逢時,也不要空老歲月,虛度年華。全詩慷慨深沉,悲壯蒼涼,體現(xiàn)了詩人不甘沉淪,奮發(fā)有為的精神。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xué)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xiāng)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
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xué)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xiāng)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汗血曾勞百戰(zhàn)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
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后二王。
詠馬蹄墨一首柬留守鄭廣之玉峰李景輝二知己。明代。童軒。 汗血曾勞百戰(zhàn)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蓱z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后二王。
和育王十二題·明月臺。。李覯。 月色固無改,臺基亦不壞。嗟哉翫月人,古來誰更在。
誰愛瓊林數(shù)點鴉,灞橋驢背洛陽車。泠泠行觸風前絮,緩緩歸看陌上花。
玉佩金魚將換酒,綠蓑青笠正浮家。分箋客斗新詩句,七步應(yīng)輸手八叉。
五和池陽詠雪次東坡韻 其二。明代。李寄。 誰愛瓊林數(shù)點鴉,灞橋驢背洛陽車。泠泠行觸風前絮,緩緩歸看陌上花。玉佩金魚將換酒,綠蓑青笠正浮家。分箋客斗新詩句,七步應(yīng)輸手八叉。
和黃勉之懷五岳之作 其五 恒。明代。王寵。 玄岳倚北極,翠屏千嶂回。山寒太始雪,地闊單于臺。石室金膏閟,玉華仙掌開。儻遇通微子,騎二青龍來。
滿江紅 其一。宋代。鄧剡。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誰信道、鹿銜花去,浪翻鰲闕。眉鎖嬌娥山宛轉(zhuǎn),髻梳墮馬云敧側(cè)。恨風沙、吹透漢宮衣,馀香歇。霓裳散,庭花滅。昭陽燕,應(yīng)難說。想春深銅雀,夢殘?zhí)溲?沼信脗鞒鋈鼰o環(huán)佩鳴歸月。又爭知、有客夜悲歌,壺敲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