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洛佳遨游,春色滿皇州。
結軫青郊路,迥瞰蒼江流。
日華川上動,風光草際浮。
桃李成蹊徑,桑榆蔭道周。
東都已俶載,言歸望綠疇。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詩。南北朝。謝朓。 宛洛佳遨游,春色滿皇州。結軫青郊路,迥瞰蒼江流。日華川上動,風光草際浮。桃李成蹊徑,桑榆蔭道周。東都已俶載,言歸望綠疇。
早晨新亭渚邊停車小憩,一眼望去郊外春色迷離,讓人砰然心動,這滿城勝景可媲美漢時的繁華古都??!
將車停在東郊路邊,遠望長江,已被黎明曙光染上了一層蒼茫之色。
紅日冉冉升起,道道霞光鋪灑江面,遠遠看去,波光粼粼;晨光中的青青草原迎風招展,宛如春日風光浮現在青草綠葉之上般,煞是可愛。
花開正濃的桃李樹下已被踏出條條小徑,紅日高照,桑榆樹影布滿大道。
郊游即將結束已準備上車回城,歸途遙遙之中,仍止不住的把目光投向綿延無際的綠疇。
徐都曹:徐勉,字修仁,是謝朓的朋友。
新渚:即新亭渚。新亭為東吳時所建,在都城建康的郊外。
宛洛:指宛縣和洛縣。宛縣是南陽郡治所在,漢時有“南都”之稱。洛陽是東漢的都城。
皇州,指都城建康。
結軫:停車。軫,車箱底部的橫木,亦作車的代稱。
迥瞰:遠望。
俶載:指始事,開始從事某種工作。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fā)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
謝朓。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fā)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挽邵處士。明代。王汝玉。 雅望推鄉(xiāng)里,清風播縉紳。抱才猶未展,赍志竟長淪。蘭邑溪堂靜,椒峰壟樹新。幽光當不泯,鉅筆勒貞珉。
寄江陰史君尹梅津。。釋元肇。 清簡何曾五馬榮,時艱念慮在生靈。江如謝朓詩中靜,山似岳陽樓上青。戢戢魚頭曝冬日,翩翩鴉字出宸庭。三吳父老遙相祝,幾向天邊望福星。
遣興。元代。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zhí)渡嫌?。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xiāng)。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xiāng)。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五韻(用年字)。唐代。劉禹錫。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小適園桃花忽開 其二。明代。王鏊。 花開猶未報人知,花下行吟漫自思?;ㄈ裟苎詰ξ?,年年無酒只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