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閭巷,有誰和我說話,排解新來的憂傷。
古道荒涼,黃昏時很少看到行人,秋風(fēng)掀動禾黍,我愁思綿綿無量。
反照:即返照,夕陽的返光。閭(lǘ)巷:里巷,鄉(xiāng)里。
憂來與誰語:一作“愁來誰共語”。
無:一作“少”。
禾黍(shǔ):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胞溞銤u漸兮,禾黍油油?!?/p>
曾經(jīng)繁榮鼎盛的唐王朝經(jīng)過安史之亂后,山河寥落,城鄉(xiāng)破敗。尤其是昔日繁華熱鬧的古城長安,更呈現(xiàn)出一番蕭條凄涼的景象。詩人耿湋面對此情此景,感慨萬千,無盡的悲哀涌上心頭,因?qū)懴麓嗽姟?/p>
參考資料:
1、蒙萬夫 等.千家詩鑒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331-332
這是一首抒發(fā)感傷情緒的詠史懷古詩,描繪秋日傍晚的寂靜凄涼景色,抒發(fā)了滿懷憂愁而又無人“共語”的悲哀,語言凝練,耐人尋味。
詩一開始從寫靜態(tài)的景入筆:一抹夕陽的余暉斜照在還留有殘磚破瓦的街巷上。這凄涼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詩人觸景傷情,憂從中來。此時詩人希望有人能來聽他訴說心中的憂傷。若能如此,或許能消釋一點壓在詩人心頭的憂傷。次句緊承首句,“憂來與誰語”,可是環(huán)顧四周,竟空無一人,沒有誰能來聽自己傾訴。這兩句詩,景中有情,情隨景生。詩人以樸素簡練的語言,點染出自己面對斷垣殘壁的空城時的悲哀,而此時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反照入閭巷”時分的空城,這就更濃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時的悲涼心情。
詩的后兩句把人們的視線從近景引向遠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只見古道旁雜草叢生的田野里,禾黍在秋風(fēng)中瑟縮發(fā)抖。昔日喧鬧的古道上,只有秋風(fēng)吹禾黍發(fā)出的肅殺凄涼的聲音,這聲音使古道顯得越發(fā)空曠寒寂,聽了愈使人愁緒紛亂,心情悲傷。這里“秋風(fēng)動禾黍”一句還暗合了《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之意?!锻躏L(fēng)·黍離》詩序說:“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宗周之顛覆,彷徨不忍去?!弊髡咴谶@里貼切自然地借“黍離之悲”抒發(fā)了昔盛今衰的無限惆悵之感。詩人在后兩句詩中以極其洗練傳神的筆墨輕輕地勾勒了幾筆,雖無一字言“憂”,而“憂”意早已溢出言外,悠長不盡。
這首詩結(jié)構(gòu)簡單,但畫面十分生動,令人讀后易生蒼涼之感。
耿湋 [唐] (約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xùn)|(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歷十才子之一。登寶應(yīng)元年進士第,官右拾遺。工詩,與錢起、盧綸、司空曙諸人齊名。湋詩不深琢削,而風(fēng)格自勝。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
耿湋。 耿湋 [唐] (約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xùn)|(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歷十才子之一。登寶應(yīng)元年進士第,官右拾遺。工詩,與錢起、盧綸、司空曙諸人齊名。湋詩不深琢削,而風(fēng)格自勝。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夢北郭生。明代。唐之淳。 美人星冠云綺裳,自我不見今三霜。常時開口詠鳳凰,律中角徵宮羽商。江妃河伯權(quán)相將,山鬼木魅無精光。俄然一斥萬里鄉(xiāng),十口奔馳饑無糠。昆明池寒荷葉黃,椒花瘴重餐楓香。昨夢遇之天北方,手
李廷臣通判蔡州。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亦將離思遠,還共翠心抽。細藉車輪穩(wěn),薰牽野蔓柔。王孫歸不久,冉冉莫經(jīng)秋。
有所思。明代。周旋。 悲風(fēng)起高樹,陰云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爰附尺素書,以寄我衷腸。飛高影漸沒,蹙刺心內(nèi)傷。
江南意。明代。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學(xué)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舟小復(fù)身輕,隨風(fēng)兩搖蕩。歸時曲岸傍,恰見貴游郎。輟歌欲轉(zhuǎn)棹,花淺不堪藏。將嗔卻成哂,相問那能隱。雖憐郎意深,終嫌妾家近?;厥赘饔?,南湖月又生。煙波三十里,都是斷腸情。
詠史五首其四·商人。宋代。范仲淹。 履癸昆吾禍莫移,應(yīng)天重造帝王基。子孫何事為炮烙,不念嘻吁祝網(wǎng)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