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經(jīng)西斜,眼見就要下山了,秋風一陣陣襲來,覺得更冷寂了。等了這么長時間,老朋友怎么還不來呢?到底來不來???等了很久了,夜幕已降臨,月華滿地了。又不知過了多久,梧桐影子也蕭疏了,連月影都沒有了。
梧桐影:詞牌名。
“落日”:一作“明月”。
“秋風”:一作“西風”。
“今夜故人”:一作“幽人今夜”。
此詞為唐五代道士呂洞賓的作品。詞作者,是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八、《詞林紀事》卷一引《竹坡詩話》均言系于京師大梁景德寺峨嵋院僧房間題壁詞,詞句略有差異。從全詞所寫秋景和所抒幽情看,顯然是呂巖早期的作品。
參考資料:
1、周汝昌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89-290
“落日斜,秋風冷?!笔紫群嫱谐鲈~中主人公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落日馀暉,秋風送寒。只有六個字,卻字字珠璣。尤其著一“冷”字,不僅點染出秋天黃昏的冷寂,而且襯托出詞人思念友人的凄切感情,更為下文“今夜”蓄勢,巧妙地伏下一筆。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睆娜姆治?,詞人與友人早已相約在先,而且從“落日斜”時,興沖沖地等待友人到來,一直等到“立盡梧桐影”,等待的時間久了,黃昏而入夜,而月上東樓?!拔嗤┯啊憋@然是明月所照映。“影子”盡了,意味著月亮落了,天也快亮了。等待友人歡會共語,久久不見到來,自然等急了,個中不無抱怨情緒?!敖褚构嗜藖聿粊??”是自問,還是問人,抑或問天地星月?是啊,詞人殷切地等待友人,從“落日斜,秋風冷”,如今已是夜深人靜,銀河星稀,明月西落,不只見出等待之久,更見出那焦急煩怨中的思念之深、盼望之切。這是一種特定環(huán)境中特有的人物的特殊感情。如果說這一問是抒情主人公脫口而出、所未經(jīng)意,那么末句“立盡梧桐影”則意蘊極深,“含不盡之意于言外”。寥寥五字,字字傳神,處處含情,說明等待友人的確時間很長很長了。詞人借一“影”字,寫出了月華滿地,不能勾起思念友人的深情;對月孤影,不能不觸動孤獨寂冷的感受;梧桐蕭疏,月影已盡,不能不引起虛擲歡聚之良宵的幽怨而又切盼的思念之情。
全詞二十個字,“落日”、“秋風”、“梧桐影”,詞人極善于借助外物環(huán)境來烘托人物內(nèi)心的情思,達到境與情諧、景與情通的至境。這種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的手法,在晚唐五代詞中堪稱上乘。呂巖的詞,正如傳說中他的神仙蹤跡,飄忽無定,不可捉摸。北宋柳永《傾杯》詞中“愁緒終難整,又是立盡梧桐碎影”,即襲此詞之意。
呂巖,也叫做呂洞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或純陽祖師,為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較早的宋代記載,稱他為“關(guān)中逸人”或“關(guān)右人”,元代以后比較一致的說法,則為河中府蒲坂縣永樂鎮(zhèn)(今屬山西芮城)人,或稱世傳為東平(治在今山東東平)人。 ...
呂巖。 呂巖,也叫做呂洞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或純陽祖師,為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較早的宋代記載,稱他為“關(guān)中逸人”或“關(guān)右人”,元代以后比較一致的說法,則為河中府蒲坂縣永樂鎮(zhèn)(今屬山西芮城)人,或稱世傳為東平(治在今山東東平)人。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xiāng)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天順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請十三日又請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師舟中賦七首 其五。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虑樗扑陙淼?,鄉(xiāng)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巖居效賈島。宋代。謝翱。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粟塵起嵯峨,滄海寄一滴。語罷失其處,覺來空嘆息。攝衣起楚歌,斷弦如裂帛。懸藤月露深,蛟龍舞其側(cè)。
夕霞 其二。明代。徐渭。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上明達皇后冊寶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宋代。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