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雨欣始霽,清和在茲時。
林葉既敷榮,禽聲亦融怡。
鳴泉來不窮,湖風起淪漪。
西山卷余云,逾覺秀色滋。
層層叢綠間,愛彼松柏姿。
青青初不改,似與幽人期。
坐久還起步,堤邊足逶迤。
游魚傍我行,野鶴向我飛。
敢云昔賢志,亦復詠而歸。
寄言山中友,和我和平詩。
三月七日城南書院偶成。宋代。張栻。 積雨欣始霽,清和在茲時。林葉既敷榮,禽聲亦融怡。鳴泉來不窮,湖風起淪漪。西山卷余云,逾覺秀色滋。層層叢綠間,愛彼松柏姿。青青初不改,似與幽人期。坐久還起步,堤邊足逶迤。游魚傍我行,野鶴向我飛。敢云昔賢志,亦復詠而歸。寄言山中友,和我和平詩。
張栻。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紀事 其七。清代。黃遵憲。 四年一公舉,今日真及期。兩黨黨魁名,先刻黨人碑。人人手一紙,某官某何誰。破曉車馬聲,萬蹄紛奔馳。環(huán)人各帶刀,故示官威儀。實則防民口,豫備國安危。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窺。三五立街頭,徐徐撚頷髭。大邦數(shù)十籌,勝負終難知。赤輪日可中,已詫郵遞遲。俄頃一報來,急喘竹筒吹。未幾復一報,聞鑼驚復疑。抑揚到九天,啼笑奔千兒。夜半籌馬定,明明無差池。轟轟祝炮聲,雷鄉(xiāng)云下垂。巍巍九層樓,高懸總統(tǒng)旗。
鵲橋仙·小照。。曾廉。 當時風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便將七尺活埋來,埋不到、夢中浮梗。啞然一笑,頻年落拓,那不遭人齒冷。滿頭霜雪識為誰,是影外、依微殘影。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jié)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杳骺慈沼?,靈怪問舟人。
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唐代。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jié)去,渺渺蜃樓新。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杳骺慈沼?,靈怪問舟人。城邑分華夏,衣裳擬縉紳。他時禮命畢,歸路勿迷津。
贈王別駕時署縣有薦。明代。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ひ苑珠嗫凑贵K,邑緣試劇待烹鮮。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宋代。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