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冥冥不知曉,劫塵流浪如沙掃。
上天宮闕隔青云,九原垅暮空秋草。
神仙有意憐下土,獨取飆車出三島。
張翁陋巷貧且賢,簞餉瓢漿久懷寶。
羽客飛來自何所,蓬蓽相迎笑相勞。
高談妙理妙道本,定是青牛度關老。
仙丹無形有真氣,一視傳靈入凡棗。
聊分七棗遺張翁,一餌云充千歲飽。
張公不食今幾年,齒如兒童顏色好。
我聞神仙本無滓,諸漏皆空體玄道。
姑射神人飲風靈,淮南雞犬依丹灶。
真詮自然本簡易,不在勞形勤補腦。
封山航海漫殫費,葉衣草茹空枯槁。
況乃紛紛五濁世,粒食火化常熱惱。
余苦風塵衰太早,綠發(fā)蒼蒼半玄縞。
青春堂堂暗中去,??钟嗌其炅?。
何當?shù)豆缃铓堼g,相與神游超八表。
張居士歌。宋代。李廌。 凡夫冥冥不知曉,劫塵流浪如沙掃。上天宮闕隔青云,九原垅暮空秋草。神仙有意憐下土,獨取飆車出三島。張翁陋巷貧且賢,簞餉瓢漿久懷寶。羽客飛來自何所,蓬蓽相迎笑相勞。高談妙理妙道本,定是青牛度關老。仙丹無形有真氣,一視傳靈入凡棗。聊分七棗遺張翁,一餌云充千歲飽。張公不食今幾年,齒如兒童顏色好。我聞神仙本無滓,諸漏皆空體玄道。姑射神人飲風靈,淮南雞犬依丹灶。真詮自然本簡易,不在勞形勤補腦。封山航海漫殫費,葉衣草茹空枯槁。況乃紛紛五濁世,粒食火化常熱惱。余苦風塵衰太早,綠發(fā)蒼蒼半玄縞。青春堂堂暗中去,??钟嗌其炅?。何當?shù)豆缃铓堼g,相與神游超八表。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如夢令·月似二年前好。元代。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上清宮梅同座主閒閒公賦。金朝。李獻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和劉同人燕中即事詩六首 其一 賣衣。明代。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